班玉通明散早朝,春风桃李满江皋。
自然著我尘劳没,安得如公勇退高。
地近黄扉才一武,天教清梦更三刀。
仪刑渴想催归衮,只借阑门水半篙。
班玉通明散早朝,春风桃李满江皋。
自然著我尘劳没,安得如公勇退高。
地近黄扉才一武,天教清梦更三刀。
仪刑渴想催归衮,只借阑门水半篙。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官员赴任平江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首句“班玉通明散早朝”以“班玉”象征朝廷的庄严与官员的尊贵,通过“通明散早朝”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有序的氛围。接着,“春风桃李满江皋”一句,运用了春日桃李盛开的意象,不仅渲染了季节的变换,也暗喻了新官上任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自然著我尘劳没,安得如公勇退高”表达了对官员坚守职责、勤勉为国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能够像这位官员一样勇于退身、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诗歌在赞美之余,也蕴含了一丝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地近黄扉才一武,天教清梦更三刀”则通过具体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官员与朝廷的距离以及内心的清正与梦想。这里的“黄扉”指代朝廷,而“清梦”与“三刀”则分别代表了官员的清廉与对公正的渴望,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与考验。
最后,“仪刑渴想催归衮,只借阑门水半篙”表达了对官员归隐或回归本心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对当前官场环境的一种反思。整首诗在赞美与反思之间找到了平衡,既是对官员个人品质的颂扬,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大魁天下早如意,对策法天天庙器。
为有忠肝铁铸成,旧藏手泽犹生气。
六百年前殉国身,摩挲古铁空伤神。
曾经百战思兴复,握此指挥千万军。
呜呼唾壶击缺声何壮,欲破头颅除贾相。
宋祚天心难挽回,临刑下拜犹南向。
君不见姓氏铮铮小篆镌,毡锥藤纸广流传。
读书意欲学何事,取义成仁如铁坚。
嗟公起炎徼,天荒破完璞。
百驽骇骐麟,万鸟睹鸑鷟。
持衡遍东南,蒐材尽棫朴。
群讶藻缤纷,无奈气雄独。
时峨头上冠,肯画纸尾诺。
土流或遭点,吏牍常苦驳。
率真泯周防,嫉恶类严酷。
世久熟夸毗,谁容献牙角。
遂以阳子刚,坐下邹生狱。
功名虽不终,文采良自足。
风流前辈传,科第后贤续。
毁誉久而平,行义徐可录。
再世寓浮萍,百年等风烛。
易乾主乎刚,夕惕谨无欲。
坤动直以方,柔顺固所勖。
试参过去因,更与将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