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吹浮云荐,非因散巧楼。
灵俦不可觌,仙溪泛悠悠。
纤吹浮云荐,非因散巧楼。
灵俦不可觌,仙溪泛悠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白的《七夕》。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想象。
"纤吹浮云荐,非因散巧楼。"
这里描述的是细腻的风轻拂过飘渺的云端,而不是由于偶然间散步于精巧的楼阁。这两句描绘出一种超脱凡尘、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灵俦不可觌,仙溪泛悠悠。"
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神秘事物难以窥测的态度,以及在仙溪中泛舟时的悠然自得之情。这里的“灵俦”指的是超自然的、神秘的事物,“不可觌”意味着这些事物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范围。而“仙溪泛悠悠”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悠闲的情景,诗人似乎在向读者传达一种与世隔绝的美好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和对超自然事物的神秘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清净、超脱的审美追求。
素苞淡注。
自是东君试。
占断陇头光,正雪里、前村独步。
一枝竹外,日暮怯轻寒,山色远,水声长,寂寞江头路。
小桥斜渡。
人静销魂处。
淡月破黄昏,影浮疏、清香暗度。
竹篱茅舍,斜倚为谁愁,应有恨,负幽情,惟恐风姨妒。
梅传春信,又报年华晚。
昨夜半开时,似雪到、梢头未遍。
凝酥缀粉,绰约玉肌肤,香黯淡,月朦胧,谁是黄昏伴。
故园深处,想见孤根暖。
千里未归人,向此际、只回泪眼。
凭谁为我,折寄一枝来,凝睇久,俯层楼,忍更闻羌管。
沙塘水浅,又一番春信。
玉骨不知寒,亲修篁、几苞隐映。
幽香荏苒,不让洒蔷薇,弯月冷,漫涟漪,云断暗香影。
朱扉深处。
谢绝尘埃境。
百草未开花,□茕然、教伊孤冷。
东风世态,只恋碧桃枝,曲玉管,且休吹,免使成遗恨。
重黎默运,可意萦人处。
清楚玉蕤仙,独幽栖、村溪月坞。
冰腮露鬓,佳致在西湖,月出早,雪消迟,立马红墙序。
寒梢微萼,点点蝇头许。
欲露小檀心,似生怕、施朱红紫。
返魂香细,堪吊独醒人,临泽国,袭清风,且咏离骚句。
竹篱茆舍,底是藏春处。
玉蓓锁檀心,带黄昏、轻烟细雨。
神清骨莹,端似雪堂仙,临岁晚,傲寒威,寂寞江村住。
琼林阆苑,有信终归去。
冷暖笑凡情,辨南枝、北枝几许。
灵芳绝艳,知肯为谁容,东阁里,西湖畔,总与花为主。
岁寒辽邈,望断江南信。
墙外一枝斜,对兰堂、绮罗隐映。
水清月淡,疑是寿阳妆,烟浪急,小桥横,点点疏清影。
天姿潇洒,不减瑶台韵。
占断玉楼春,被松筠、笑他孤冷。
幽人何在,无处觅馀寒,疏雨过,泪痕深,枉了衷肠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