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摸鱼儿.宿宝莲寺题壁兼留别住山松涛上人》
《摸鱼儿.宿宝莲寺题壁兼留别住山松涛上人》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词  词牌: 摸鱼儿

问东风、樱桃湖上,燕莺多少归去。

石龛灯晕摇凉碧,梦影瘦堪如许。天欲曙。

听百八钟声,敲落桐枝露。愁来谁主。

只觅几摊笺,拨炉爇茗,细酌枕边句。

低徊久,绣佛相看无语。昙华弹指微悟。

杜鹃啼破横塘月,不尽水蘋烟絮。明日路。

剩一笠癯僧,送我城南渡。潮平响橹。

准篷背相思,吴门天际,云隔梵楼树。

(0)
鉴赏

这首《摸鱼儿》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诗人夜宿宝莲寺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即将离别的住山松涛上人的深情告别。

开篇以“问东风”起笔,借春风之口,询问湖面上燕子与黄莺有多少回归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春日归来的氛围。接着,“石龛灯晕摇凉碧,梦影瘦堪如许”,描绘了夜晚寺庙中石龛前摇曳的灯光与诗人内心的孤寂,仿佛梦境般瘦削,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忧郁。

“天欲曙。听百八钟声,敲落桐枝露。”随着天色渐明,百八声钟声响起,仿佛将露珠从梧桐枝头敲落,既展现了寺庙清晨的宁静,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愁来谁主。只觅几摊笺,拨炉爇茗,细酌枕边句。”面对愁绪,诗人只能在几摊纸上寻找慰藉,点燃炉火煮茶,细细品味枕边的诗句,以此排遣心中的苦闷。

“低徊久,绣佛相看无语。昙华弹指微悟。”长时间的徘徊后,诗人与绣佛相对,虽无言语,却似乎有所领悟,昙花一现的瞬间,仿佛触及了某种深刻的道理。

“杜鹃啼破横塘月,不尽水蘋烟絮。”杜鹃鸟的啼鸣打破了月下的横塘,水中的萍藻与烟雾交织,景象凄美,象征着离别的哀愁与不舍。

“明日路。剩一笠癯僧,送我城南渡。”次日,诗人将踏上归途,只有瘦弱的僧人陪伴,送他渡过城南,表达了对僧人的感激与依恋。

“潮平响橹。准篷背相思,吴门天际,云隔梵楼树。”潮水平静,船桨发出声响,诗人背对着相思,望着吴门天际,云层遮挡了梵楼的树木,预示着离别的距离与思念的深长。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佛教哲学的感悟,以及对友情、离别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五寿祖赞善勿庵,用梅村先生寿巢村相国韵

绿鬓功名,雅自负、苍髯如戟。

恰又听、玉堂清漏,金门瑶瑟。

风动铃音趋直早,花移砖影挥毫毕。

共一春、携手上高楼,江南客。文蔚起,名薰炙。

庭罗雀,尘凝席。正承华初启,烽烟方息。

击楫谋成台上米,围棋齿折中门屐。

拟升平、朝野献南山,从今日。

(0)

己酉冬赴鄂城舟中即景

轻舟飞渡楚江隈,霜染枫林夹岸陪。

帆影遥从窗外过,涛声时向枕边来。

盘桓画槛安如屋,旋转蒸轮响似雷。

最爱月明高处望,滔滔银浪万花开。

(0)

登天台山感赋

久闻福地最清幽,何幸登临此处游。

四面湖山来眼底,一天风月会心头。

茫茫尘世浑如梦,渺渺江流总似浮。

更有消愁驱俗处,数声清磬入帘钩。

(0)

春日杂咏四首·其二

小园花木手亲栽,每到逢春树树开。

还是东风知我意,频送花香入帘来。

(0)

更漏子

漏迢迢,风瑟瑟,泪点渍成秋迹。

银汉近,玉门遥,归期金凤翘。

滞新蛩,回去雁,残醉堕梧庭院。

红烛灺,翠尊孤,霜寒驱梦无。

(0)

哭李瑞三首·其三

不信一抔土,能埋七尺躯。

已知成死别,忍为荐生刍。

启箧余残藁,招魂伏大巫。

寝苫儿尚幼,安得忍须臾?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