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两蝉声送夕阳,竹阴移绿上藤床。
黄昏急雨无多子,喜得今宵梦亦凉。
两两蝉声送夕阳,竹阴移绿上藤床。
黄昏急雨无多子,喜得今宵梦亦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傍晚景象。"两两蝉声送夕阳",蝉鸣声此起彼伏,与夕阳相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情调。蝉虫在树叶间鸣叫,是夏季的常见现象,它的声音与夕阳的光线交织在一起,让人感觉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生命力。
"竹阴移绿上藤床",这里的“竹阴”指的是竹林投下的浓荫,而“移绿”则形容这竹影随着风吹拂而移动。"上藤床",则是说这些绿意盎然的竹影覆盖在藤编织成的小床或座椅上。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清凉环境的向往和享受。
"黄昏急雨无多子",这句诗中的“黄昏”指的是傍晚时分,而“急雨”则是突然来临的雨水。"无多子"意味着雨虽然急促,但并没有持续太久。这里通过对短暂夏雨的描述,增添了画面中动态的元素。
最后一句"喜得今宵梦亦凉"表达了诗人对这场雨后的清凉夜晚感到欣慰。"今宵"指的是当前的夜晚,而“梦亦凉”则是说在这样的凉爽夜晚,即便是在睡梦中,心灵也能得到滋润和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清凉环境的享受与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夏日傍晚美好时光的感悟。
凉飙飒萧瑟,节序忽已催。
络纬吟露莎,鹎鶋栖夜槐。
佳人未忍眠,颦眉黯如啼。
举首见明月,揽衾对空闺。
忆远各呻吟,命侣聊招携。
尺素出文笥,平砧列閒阶。
女伴强笑言,默喻中怀哀。
长短准旧度,袗袭别新题。
不裁双鸳鸯,留待君予归。
王风咏执簧,七月廑授衣。
图史堪起予,往复卷更开。
高咏惠连诗,遑问学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