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唐文皇,致治亦云既。
其对杜淹时,犹云可谏未。
即此延访心,岂恃九重贵。
五字景物诗,一派中和气。
常怀唐文皇,致治亦云既。
其对杜淹时,犹云可谏未。
即此延访心,岂恃九重贵。
五字景物诗,一派中和气。
这首诗通过描绘唐文皇时期的治理景象,展现了诗人对那段历史的怀念与赞美。诗中提到唐文皇在位期间,国家治理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甚至在面对杜淹这样的大臣时,也能够听取谏言,体现出他的开明与包容。诗人进一步阐述,这种治理理念并非仅仅依赖于皇帝的权势,而是基于一种深思熟虑的心志,以及对中和之气的追求。
“五字景物诗,一派中和气”这一句,不仅赞扬了唐文皇时期景物描写诗歌的艺术成就,更强调了那种和谐、平衡的精神氛围。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自然景观的描绘上,更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唐朝盛世的文化底蕴和治理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向往,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对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即和谐、民主、开放的社会风气。这种思想跨越时空,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春风绿遍林间木,想见晴岚扑閒屋。
山人琴剑未归来,知谁把我残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