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来何事不相容,久别那堪意气慵。
春到莺声求友切,斋悬榻影带云封。
萧萧华发还同社,渺渺苍波任去踪。
松竹岁寒吾敢负,不妨时醉酒家佣。
怪来何事不相容,久别那堪意气慵。
春到莺声求友切,斋悬榻影带云封。
萧萧华发还同社,渺渺苍波任去踪。
松竹岁寒吾敢负,不妨时醉酒家佣。
这首诗是明代邹元标所作的《访刘静之光禄》。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拜访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怪来何事不相容,久别那堪意气慵。”开篇即以疑问和感慨引入,表达了诗人因长久分别而产生的不解与无奈,以及重逢时可能面临的意气消沉。这里的“不相容”并非指物理上的排斥,而是情感上的疏离,反映出长时间的分离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颔联“春到莺声求友切,斋悬榻影带云封。”转而描写春天到来时,黄莺的啼鸣更加急切地呼唤着朋友,仿佛在诉说着对相聚的渴望。同时,诗人想象自己斋居时,榻影被云雾笼罩,更添了几分孤独与期待。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生动景象,巧妙地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颈联“萧萧华发还同社,渺渺苍波任去踪。”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衰老与社会的变迁相结合,暗示了时光流逝、人事沧桑的主题。同时,“萧萧华发”与“渺渺苍波”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后者则寓意着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这一联既表达了对老友的关怀,也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尾联“松竹岁寒吾敢负,不妨时醉酒家佣。”以“松竹岁寒”比喻坚贞不渝的友情,表明诗人即使面对生活的艰难,也不会辜负这份深厚的友谊。同时,“不妨时醉酒家佣”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乐趣,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态度。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追求。
言归越东足,逝将反上都。
后洫填中路,改辙修兹道。
旦发石亭境,夕宿桑首墟。
劲焱不兴润,零雨莫能濡。
亢阳弥十旬,涓滴未暂舒。
泉流成平陆,结驷可回车。
肇允相忘鳞,翻为涸池鱼。
咫步不能移,白日奄桑榆。
昔骑官马来管城,关夫走报将军迎。
牛车今夜民家宿,落莫何曾问姓名。
姓名碌碌何足问,要知蛮貊行忠信。
橐底宁须陆贾金,腰间不必苏秦印。
我惭二子人所荣,谁于宠辱能不惊。
万里得归贫亦足,只消妻子事蚕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