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故苑东风,树楼阁、花深护。
惯将芳恨语流莺,不惜花枝高处。
那堪一夜,人閒春梦,百啭留难住。
夕阳流水漂香去,残泪纷如絮。
画阑十二可怜春,无奈借人歌舞。
黄昏易散,沈沈帘影,一片西山雨。
谁家故苑东风,树楼阁、花深护。
惯将芳恨语流莺,不惜花枝高处。
那堪一夜,人閒春梦,百啭留难住。
夕阳流水漂香去,残泪纷如絮。
画阑十二可怜春,无奈借人歌舞。
黄昏易散,沈沈帘影,一片西山雨。
这首清代词作《御街行·送春》是郑文焯的代表作之一,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即将消逝的景象。开篇“谁家故苑东风”以问句起笔,引出了一幅春光满园的画面,东风吹过,楼阁掩映在繁花深处,显得静谧而富有生机。
接下来,“惯将芳恨语流莺,不惜花枝高处”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流莺,希望它们能留住春色,但即使莺啼百转,也无法阻止春去的脚步。“那堪一夜”三字,透露出词人对春夜短暂的无奈,春梦易醒,花香随流水飘逝,更添离愁。
“夕阳流水漂香去,残泪纷如絮”通过夕阳、流水和飘香,形象地展现了春日余晖中的凄凉,词人的泪水如同纷飞的柳絮,与春景融为一体,哀而不伤。
最后,“画阑十二可怜春,无奈借人歌舞”写出了词人试图借歌舞留住春意,却深知无法抵挡时光的流转。“黄昏易散,沈沈帘影,一片西山雨”以黄昏、帘影和西山雨的描绘,渲染出春末的落寞氛围,词人的心境在暮色中显得更加孤寂。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消逝的深深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南山有佳色,偃蹇谁能分。
如何公子堂,卧看南山云。
公子秀公族,高标出尘氛。
总戎亦何事,晏坐参垆薰。
晴空万剑戟,卫此明将军。
鄙夫在蒲城,簿书剧丝棼。
青山不到眼,终日无一欣。
寄声幸分我,与子同清芬。
短筇穿白云,直上孤峰顶。
下瞰六时崖,前临七折岭。
我家浮溪溪水头,一褐一裘聊玩世。
谁教去踏晓鼓朝,也学儿童攻偶俪。
忆身曾是掖垣客,岁晚犹期乐天似。
两年漂泊万里馀,老矣始于鱼得计。
欣逢贾傅古湘口,城郭虽非人物是。
连台拗倒时一醉,醉后还为五禽戏。
慇勤为我出新诗,金石因声泉涌思。
年来处处饱葵苋,染鼎忽惊尝异味。
荷花开已三四红,有酒无过行乐耳。
与公同嚼三百杯,莫负便便五经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