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畔白板扉,墙头乌桕树。
负暄鹤发翁,衣绽纫老妪。
群儿嬉翁前,丁壮入场圃。
忽闻新诏下,昨日减租赋。
比邻喜津津,手额递相语。
悍吏无叫嚣,晏然处环堵。
丰年乐无涯,况乃生乐土。
床头酒新篘,前村赛神鼓。
篱畔白板扉,墙头乌桕树。
负暄鹤发翁,衣绽纫老妪。
群儿嬉翁前,丁壮入场圃。
忽闻新诏下,昨日减租赋。
比邻喜津津,手额递相语。
悍吏无叫嚣,晏然处环堵。
丰年乐无涯,况乃生乐土。
床头酒新篘,前村赛神鼓。
这首元代诗人周权的《田家辞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的宁静画面。首句“篱畔白板扉,墙头乌桕树”展现了简朴的农家小院,篱笆边的木门和墙头的乌桕树构成了一种田园诗意。接着,“负暄鹤发翁,衣绽纫老妪”刻画了一对老夫妇,翁悠闲地晒太阳,老妪则在缝补衣物,透出岁月静好。
“群儿嬉翁前,丁壮入场圃”写孩子们在老人面前玩耍,青壮年则在田间劳作,展现出农耕社会的和谐与忙碌。突然,“忽闻新诏下,昨日减租赋”,政策的变好给农民带来了实际的实惠,邻里间洋溢着喜悦之情。
“比邻喜津津,手额递相语”描绘了乡亲们互相传递喜讯的场景,而“悍吏无叫嚣,晏然处环堵”则暗示了之前可能存在的苛政被消除,人们生活安宁。最后两句“丰年乐无涯,况乃生乐土”表达了丰收带来的无尽欢乐,以及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满足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家生活的日常琐事,以及政策变化带给人们的喜悦,展现了元代农村生活的淳朴与祥和。
柯亭之椽不复得,蕲州黄竹今尚存。
苍崖翠壁产修干,千顷萧索烟云昏。
羌人眼力发天巧,长笛裁成凤膺饱。
老龙馀响出空星,欲喷炎天作秋晓。
西湖夜寂凉风生,山头一钩新月明。
商声恓悲羽声壮,行子忽忽难为情。
时无绿珠清音激皓齿,野王临风三弄亦已矣。
唯有愁端无古今,举刀不断东流水。
深闺兰灯照空床,笛声不如离恨长。
曲终人散一惆怅,回首江山非故乡。
万事浮云过寥廓,且醉杯中琥珀薄。
君不见玉管横吹黄鹤楼,江城五月梅花落。
到来常听说清虚,手把玄元七字书。
仙籍不知名姓有,道情惟见往来疏。
已能绝粒无饥色,早晚休官买隐居。
便欲去随为弟子,片云孤鹤可相于。
街西静观求居处,不到权门到寺频。
禁掖人知连状荐,国庠官满一家贫。
清仪称是蓬瀛客,直气堪为谏诤臣。
自顾无成年渐长,报恩惟愿杀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