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树天香带露,朱楼翠袖欹寒。夜深人醉碧阑干。
珑玲影,长是隔帘看。
又见庭前素魄,何堪镜里朱颜。十年一梦此身闲。
西窗悄,诗兴颇相关。
碧树天香带露,朱楼翠袖欹寒。夜深人醉碧阑干。
珑玲影,长是隔帘看。
又见庭前素魄,何堪镜里朱颜。十年一梦此身闲。
西窗悄,诗兴颇相关。
这首元末明初的词《江月晃重山·中秋客窗》由邵亨贞所作,描绘了中秋夜晚的景象和个人情感。"碧树天香带露,朱楼翠袖欹寒"两句,通过描绘碧绿的树叶上挂着晶莹露珠,华丽的朱红色楼阁中女子倚着栏杆感受秋夜的微寒,展现了清冷而华美的画面。"夜深人醉碧阑干。珑玲影,长是隔帘看",进一步描绘了深夜中人的醉态和对月光下朦胧倩影的凝视,透露出淡淡的离愁。
"又见庭前素魄,何堪镜里朱颜",诗人借月光与镜子中的容颜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十年一梦此身闲",十年如梦,诗人感叹自己身处闲适之中,却未能消解内心的沧桑感。最后,"西窗悄,诗兴颇相关",以寂静的西窗和浓厚的创作欲望收尾,展现出诗人即使在寂寥中秋之夜,仍能借诗词寄托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中秋月夜为背景,融合了景物描写与个人情绪,展现了元末明初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生哲思。
燕飞妆懒整。细思量、双栖还让恁稳。屏间翠鬟隐。
问青天碧海,可能相引。花梢弄影。
漾愁心、阑干梦醒。
更楼头、杨柳依依,说道好春将尽。
休省风流佳约,似水钿车,杜陵风景。芹泥蹴损。
肠断处、更谁领。
早归来帘幕,深深静押,絮语雕梁昼永。
怕窗前、又有流莺,向人巧逞。
风叶鸣窗竹。黯秋灯、残更数尽,梦回难续。
天上寒于人间否,记伴黔娄幽独。
惶愧煞、年时金屋。
底不相逢教传语,怕相逢、令我悲心目。
应念我,瘦于菊。西风等是无情物。
说凄凉、人天一例,清寒彻骨。
归去青鸾休相问,珍重菱花香玉。
只此恨、平生谁属。
第一天涯伤心事,有阿侯、夜守秋坟哭。
浑未解,诉寒燠。
晚树沈烟,枯荷乱浦,一换一番秋信。
渍水庭阴,凉逼画罗衣润。
滴疏桐、此夜偏长,滞新菊、重阳刚近。
最萧条、铁马檐声,纸窗棋响落灯烬。
朝来芦絮似雪,望断濛濛影里,归飞鸿阵。
带湿征帆,还共暮潮难准。
剩空阶、蕉叶无多,恰添了、砌虫凄紧。
怕遥山、洗褪微黄,倦妆眉黛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