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树沈烟,枯荷乱浦,一换一番秋信。
渍水庭阴,凉逼画罗衣润。
滴疏桐、此夜偏长,滞新菊、重阳刚近。
最萧条、铁马檐声,纸窗棋响落灯烬。
朝来芦絮似雪,望断濛濛影里,归飞鸿阵。
带湿征帆,还共暮潮难准。
剩空阶、蕉叶无多,恰添了、砌虫凄紧。
怕遥山、洗褪微黄,倦妆眉黛损。
晚树沈烟,枯荷乱浦,一换一番秋信。
渍水庭阴,凉逼画罗衣润。
滴疏桐、此夜偏长,滞新菊、重阳刚近。
最萧条、铁马檐声,纸窗棋响落灯烬。
朝来芦絮似雪,望断濛濛影里,归飞鸿阵。
带湿征帆,还共暮潮难准。
剩空阶、蕉叶无多,恰添了、砌虫凄紧。
怕遥山、洗褪微黄,倦妆眉黛损。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雨后的寂寥景色。"晚树沈烟,枯荷乱浦",夜晚的树林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中,枯败的荷叶散落在水边,传递着秋天的气息。"渍水庭阴,凉逼画罗衣润",雨水打湿了庭院,凉意渗透衣物,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滴疏桐、此夜偏长,滞新菊、重阳刚近",稀疏的梧桐叶上挂着雨滴,显得夜晚格外漫长,而重阳节即将到来,菊花却因雨而停滞不开。"最萧条、铁马檐声,纸窗棋响落灯烬",屋檐下响起的马蹄声和棋子声在雨夜中显得格外孤寂,灯光摇曳,直至熄灭。
"朝来芦絮似雪,望断濛濛影里,归飞鸿阵",清晨,芦花如雪,远方的雁阵消失在迷茫的雨雾中,增添了离别的感伤。"带湿征帆,还共暮潮难准",行船的帆布被雨水浸湿,难以准确判断潮汐,暗示了旅途的艰难。
"剩空阶、蕉叶无多,恰添了、砌虫凄紧",空荡的台阶上,芭蕉叶子稀疏,只有虫鸣声更显凄凉。"怕遥山、洗褪微黄,倦妆眉黛损",词人担心远处的山色因雨而褪去微黄,连自己的倦容也仿佛憔悴了许多。
整体来看,蒋春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中的景色,展现了季节转换带来的孤寂与哀愁,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此亭得名从子厚,琬琰一篇传不朽。
我来相望三百年,误使承流称太守。
初无施舍慰民心,漫有诗歌諠众口。
东山妓女北海尊,歌舞春风醉花柳。
欲回面势直西南,更植脩篁遮培塿。
卷舒云雨襟袖间,溅浣冠缨尘土后。
近闻王师频奏凯,狂虏不复窥庐寿。
吾君神武光宣上,将相宏略方召偶。
遄归北狩定有期,开拓中原岂无手。
顾予疏懒归意迫,当世功名息心久。
寄言怅望独醒人,欲报厚德乏琼玖。
遥山蹙黛酒如江,劝我日饮无何有。
玉宇薰风,宝阶明月,翠丛万点晴雪。
炼霜不就,散广寒霏屑。
采珠蓓、绿萼露滋,嗔银艳、小莲冰洁。
花痕在,纤指嫩痕,素英重结。枝头香未绝。
还是过中秋,丹桂时节。醉乡冷境,怕翻成悄歇。
玩芳味、春焙旋熏。贮秾韵、水沉频爇。
堪怜处,输与夜凉睡蝶。
㒩㒩屡神化,宛宛始成室。
生从五泰初,事至三起毕。
利物先遭烹,谋身自无术。
衣被遍四方,丘山计端疋。
岂知骄奢主,结绮纵游逸。
剪綵满园林,光辉艳风日。
理宜得败亡,此道天所疾。
礼经重亲蚕,一缕知自出。
大禹恶衣服,仁俭由圣质。
我本生田家,蚕织尝究悉。
初不耻缊袍,一煖志愿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