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斯远徐兄携李丈子永去冬江上诗卷来成四十字寄李》
《斯远徐兄携李丈子永去冬江上诗卷来成四十字寄李》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建邺复当涂,征行岁又徂。

青山奠椒桂,白鹭泊菰蒲。

人物豪三国,文章到两都。

因君俾传诵,使我不枝梧。

(0)
注释
建邺:古代南京的别称。
当涂:交通要道,此处指建邺的重要地理位置。
徂:流逝,过去。
椒桂:象征祭祀时的香料,也寓指对先人的敬仰。
菰蒲:水生植物,常见于江南地区。
人物豪三国:指历史上三国时期的人物豪杰。
两都:东汉时期的洛阳和西晋时期的长安,古代中国的两个重要文化中心。
俾:使,让。
枝梧:形容忧虑或负担过重。
翻译
建邺再次成为交通要冲,一年又一年的远行又开始了。
青山上祭奠着花椒和桂叶,白鹭停歇在丛生的菰蒲间。
这里的人物豪杰曾显赫三国,文学作品流传至两大都城。
托你传播这些诗文,让我免于忧虑和困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题为《斯远徐兄携李丈子永去冬江上诗卷来成四十字寄李》。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感慨以及对建邺(今南京)和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两地人文风物的赞赏。诗人提到青山椒桂与白鹭菰蒲,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暗示了友人行程的环境。同时,他高度评价了当地人物的豪迈和文章的卓越,提及三国文化和两都(指南京和当时的首都开封)的文化底蕴。最后,诗人通过此诗希望友人的诗卷能广为传颂,自己则无需过多忧虑。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展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体现了宋诗的含蓄与深沉。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再题普佑寺壁·其二

源上消春雪,门前涨碧川。

恰如来并辔,底用渡方船。

背指清凉界,面参松石禅。

羹墙钦触目,俯仰忆尧年。

(0)

望柏岩·其一

春云之上见嶙峋,千古柏岩名尚新。

问尔一峰秀何许,于中乃有浪仙人。

(0)

命张若澄图莲池书院因而有作

平生喜图画,谓是足神趣。

佳境率传真,以志心所慕。

莲池古名胜,况是兴贤处。

前岁历保阳,曾一临鸾辂。

敞轩旷怡神,洼池澹澄虑。

假山峰侧面,应有旧题句。

了了粉本具,命汝为分布。

同异故堪證,即离宛可悟。

待我返巡跸,卷阿再亲赋。

(0)

习射

武帐多馀暇,晴光拂綵旄。

吼风飞夏服,写月挽乌号。

于古称观德,斯今可习劳。

重轮连命中,得句亦因豪。

(0)

名园未浃旬,春雪已逢两。

土膏将脉起,润泽滋培养。

午暄融作雨,廉纤已听响。

入夜凝六出,峭寒切帷幌。

临轩晓问政,玉宇迎眸晃。

林枝叠缀英,笼鹤重披氅。

讵惟足奇观,更复廑深想。

迩来天贶稠,毋或予心放。

(0)

钱子奇大今赴浙为画溪山新霁图题赠

开樽莫便唱阳关,小住宜偷半日闲。

曲港斜阳风雨后,荒庵暮霭有无间。

帆飞远水千层浪,云布长天万里山。

画幅不堪盈手赠,自怜何日故乡还。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