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常元明见寄三首·其二》
《次韵常元明见寄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已分功名哙等高,平生谁问六花包。

千头愿种封侯橘,三脊仍惭缩酒茅。

乱后诗囊成长物,梦中惊胆落飞髇。

我非执戟明光客,知有何人肯见嘲。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次韵常元明见寄三首(其二)》。诗中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已分功名哙等高,平生谁问六花包”以“哙等高”比喻功名地位,暗示自己已经看淡了这些世俗的追求,而“六花包”则可能是指某种象征性的物品,此处或暗指诗人的才华或身份,表达出诗人对于这些外在事物的不关心。

颔联“千头愿种封侯橘,三脊仍惭缩酒茅”运用了两个典故。前一句“千头愿种封侯橘”出自《史记·货殖列传》,意为希望像种植橘树一样,能够得到封侯的荣耀;后一句“三脊仍惭缩酒茅”则可能源自古代关于茅屋的描述,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现状的谦逊和自责,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

颈联“乱后诗囊成长物,梦中惊胆落飞髇”描绘了战乱之后,诗人的生活状态。诗囊成为长物,意味着诗人的创作环境和条件受到了影响,而“梦中惊胆落飞髇”则可能是诗人对于战乱的恐惧和不安,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尾联“我非执戟明光客,知有何人肯见嘲”以自嘲的方式结束全诗,诗人表示自己并非那些在明光殿中执戟的显赫人物,言下之意是自己并不在意他人的嘲笑,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典故和自嘲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战乱后生活状态的感慨和自我反思。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感春三首·其二

黄黄芜菁花,桃李事已退。

狂风簸枯榆,狼籍九衢内。

春序一如此,汝颜安足赖。

谁能驾飞车,相从观海外。

(0)

游城南十六首·其十二出城

暂出城门蹋青草,远于林下见春山。

应须韦杜家家到,祗有今朝一日闲。

(0)

送侯喜

已作龙钟后时者,懒于街里蹋尘埃。

如今便别长官去,直到新年衙日来。

(0)

无题·其三

紫蜡融花蒂,红绵拭镜尘。

梦狂翻惜夜,妆懒厌凌晨。

茜袖啼痕数,香笺墨色新。

(0)

梦仙

紫霄宫阙五云芝,九级坛前再拜时。

鹤舞鹿眠春草远,山高水阔夕阳迟。

每嗟阮肇归何速,深羡张骞去不疑。

澡练纯阳功力在,此心唯有玉皇知。

(0)

商山道中

云横峭壁水平铺,渡口人家日欲晡。

却忆往年看粉本,始知名画有工夫。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