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碗不能寐,床头井百尺。
辘轳下长绠,铿响鸣山骨。
分甘遍邻社,甚旱犹湍碧。
烹茶沸小鼎,自拨寒灰白。
默默谁与语,扣门惟木客。
坐念鲁两生,壁间有陈迹。
午碗不能寐,床头井百尺。
辘轳下长绠,铿响鸣山骨。
分甘遍邻社,甚旱犹湍碧。
烹茶沸小鼎,自拨寒灰白。
默默谁与语,扣门惟木客。
坐念鲁两生,壁间有陈迹。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诗人独坐床头,静听井边辘轳转动的声音,清脆的响声仿佛在山骨上回荡。诗人将甘甜的井水分享给邻近的社稷,即便久旱不雨,井水依然清澈碧绿。他亲自煮茶,用小鼎烹制,拨开冰冷的炉灰,准备品茗。在寂静中,诗人似乎在与无人对话,只有敲门声传来,是木匠来访。诗人思绪飘远,回忆起鲁国的两位贤士,墙上留下的痕迹似乎还带着他们的气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历史人物的深刻感悟。
王郎王郎大磊落。才名二十载,不免尚飘泊。
平生性命为友朋,缓急至今谁可托。
众中遇我更不疑,一见高呼动魂魄。
王郎听我语,足以慰尔饥。
择交定交始,乃克全交期。
苟未保厥终,不如不相知。
当时颜苦瘦,今已面有髭。
髭鬑鬑,发短短,嵇非懒兮阮非诞。
君曰悲乎,岂在饱暖。不封不树,盖不敢缓。
以此感激,卑官不辞。孝子之志,谁当谅之。
嗟君勿戚贫而病,我亦年来知定命。
母殡松楸系梦思,严君万里违温凊。
君由保州去,南抵长水塘。行将告我友。
我友钱与杨,高堂白发各相守,何事遨游离故乡。
湿云夕敛轻阴薄,雨洗花光漾寥廓。
十斛春愁黯不开,来过罗郎浇酒阁。
炯庵项君秦淮客,卧向胡床弄长笛。
绝塞风高断雁悲,寒江秋老啼猿涩。
余声袅袅逐游丝,落日花前天宇阒。
忆予客梦少年场,桃叶桃根几断肠。
君归试问清溪水,应记风流桓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