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云夕敛轻阴薄,雨洗花光漾寥廓。
十斛春愁黯不开,来过罗郎浇酒阁。
炯庵项君秦淮客,卧向胡床弄长笛。
绝塞风高断雁悲,寒江秋老啼猿涩。
余声袅袅逐游丝,落日花前天宇阒。
忆予客梦少年场,桃叶桃根几断肠。
君归试问清溪水,应记风流桓野王。
湿云夕敛轻阴薄,雨洗花光漾寥廓。
十斛春愁黯不开,来过罗郎浇酒阁。
炯庵项君秦淮客,卧向胡床弄长笛。
绝塞风高断雁悲,寒江秋老啼猿涩。
余声袅袅逐游丝,落日花前天宇阒。
忆予客梦少年场,桃叶桃根几断肠。
君归试问清溪水,应记风流桓野王。
这首清代朱筼的《听项炯庵吹笛》描绘了一幅雨后傍晚的画面,湿云收敛,天空略显阴沉,但雨后的花光在寥廓的天地间泛着清冷的光泽。诗人借景抒情,将十斛春愁比喻为沉重的心情,仿佛连春愁也被雨水冲刷得黯淡无光。
接着,诗人介绍项炯庵,他是秦淮河畔的客人,此刻正躺在胡床上吹奏长笛。笛声在边塞的高风中显得凄凉,伴随着秋天的寒江,孤雁哀鸣,猿猴的啼声也带着几分苦涩。笛声余韵袅袅,如同游丝般飘荡在空寂的花前,夕阳西下,更添了几分落寞。
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游子生涯,想起桃叶桃根的往事,不禁心生感慨,感叹时光易逝,情怀依旧。他嘱咐项炯庵归去后,问问清溪是否还记得当年风流倜傥的桓野王,这是一份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通过笛声和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忆君访我风凄凄,梅花始开香雪迷。
君今别去春已尽,人归何似春归?。
春归花鸟阑,人归诗酒寒。
君归即是我归路,我欲从之不得渡。
恨杀留春不肯住,还愁送君君不顾。
我今送君在何所,中泠以南还顾渚。
饱嚼紫笋啖青梅,水底黄鱼三尺许。
累累卢橘大于拳,葵榴照眼争相鲜。
一石已尽呼不歇,吴姬调笑歌当筵。
歌当筵,声几度。
醉花何处不留吟,报尔周郎应弗误。
尔时回首甓湖头,白云片片凌沧洲。
谁更行吟纷未已,并入于于蝶梦里。
翩翩重问广陵涛,苜蓿斋中读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