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石逾倍寻,为高因迥好。
竹入深益虚,草经冬不槁。
是谓恒春地,况值光春晓。
赋诗何必多,得趣每于少。
牡蛎对西山,峰岭遥环抱。
累石逾倍寻,为高因迥好。
竹入深益虚,草经冬不槁。
是谓恒春地,况值光春晓。
赋诗何必多,得趣每于少。
牡蛎对西山,峰岭遥环抱。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园中劳作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活哲思。首句“累石逾倍寻,为高因迥好”以堆砌石头起始,通过“倍寻”的高度和“迥好”的视野,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高远之感。接着,“竹入深益虚,草经冬不槁”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竹子越深入越显空灵,而草地即使经过寒冬也不枯萎,象征着生命力的坚韧与不屈。
“是谓恒春地,况值光春晓”则进一步点明了这片土地的永恒生机与春天的曙光,仿佛无论外界如何变迁,这里总能保持一份生机与希望。“赋诗何必多,得趣每于少”则是诗人对创作的独到见解,认为诗歌的价值不在于字数的多少,而在于能否捕捉到生活中的点滴乐趣与真谛。
最后,“牡蛎对西山,峰岭遥环抱”以牡蛎与西山相对,峰岭环绕的景象收尾,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寓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玉砌雕阑,朱门紫陌,争似道人茅宇。
樽有新醪,盘无兼味,自傍小溪垂缕。
富贵何淫,贱贫亦乐,此外更无他语。
有时将、明月为家,或共白云为侣。
还俯视、六合之间,茫茫何物,不入灵台丹府。
绿水青山,野花啼鸟,已把此心留住。
梦熟黄粱,尘飞沧海,转首便为千古。
问雪堂、归去何时,江上一犁春雨。
若有人兮含睇山幽,乘赤豹文狸,窈窕周流。
渺渺愁云,冥冥零雨,谁与同游?
采三秀兮吾令蹇修,怅宓妃兮要眇难求。
猿夜啾啾,风木萧萧,公子离忧。
鸱夷后那个清闲,谁爱雨笠烟蓑,七里严湍?
除却巢田,更无人到,颍水箕山。
叹落日孤鸿往还,笑桃源洞口谁关?
试问刘郎,几度花开,几度花残?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正春风杨柳依依,听彻阳关,分袂东西。
看取樽前,留人燕语,送客花飞。
谩劳动空山子规,一声声犹劝人归。
后夜相思,明月烟波,一舸鸱夷。
动高吟楚客秋风,故国山河,水落江空。
断送离愁,江南烟雨,杳杳孤鸿。
依旧向邯郸道中,问居胥今有谁封?
何日论文,渭北春天,日暮江东。
理征衣鞍马匆匆,又在关山,鹧鸪声中。
三叠阳关,一杯鲁酒,逆旅新丰。
看五陵无树起风,笑长安却误英雄。
云树濛濛,春水东流,有似愁浓。烂羊头谁羡封侯?
斗酒篇诗,也自风流。
过隙光阴,尘埃野马,不障闲鸥。
离汗漫飘蓬九有,向壶山小隐三秋。
归赋登楼,白发萧萧,老我南州。
任乾坤浩荡沙鸥,酤酒寻鱼,赤壁矶头。
铁笛横吹,穿云裂石,草木炎州。
信甲子题诗五柳,算庚寅合赋三秋。
渺渺予愁,自古佳人,不遇灵修。
《双调.山鬼》【元·阿鲁威】若有人兮含睇山幽,乘赤豹文狸,窈窕周流。渺渺愁云,冥冥零雨,谁与同游?采三秀兮吾令蹇修,怅宓妃兮要眇难求。猿夜啾啾,风木萧萧,公子离忧。鸱夷后那个清闲,谁爱雨笠烟蓑,七里严湍?除却巢田,更无人到,颍水箕山。叹落日孤鸿往还,笑桃源洞口谁关?试问刘郎,几度花开,几度花残?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正春风杨柳依依,听彻阳关,分袂东西。看取樽前,留人燕语,送客花飞。谩劳动空山子规,一声声犹劝人归。后夜相思,明月烟波,一舸鸱夷。动高吟楚客秋风,故国山河,水落江空。断送离愁,江南烟雨,杳杳孤鸿。依旧向邯郸道中,问居胥今有谁封?何日论文,渭北春天,日暮江东。理征衣鞍马匆匆,又在关山,鹧鸪声中。三叠阳关,一杯鲁酒,逆旅新丰。看五陵无树起风,笑长安却误英雄。云树濛濛,春水东流,有似愁浓。烂羊头谁羡封侯?斗酒篇诗,也自风流。过隙光阴,尘埃野马,不障闲鸥。离汗漫飘蓬九有,向壶山小隐三秋。归赋登楼,白发萧萧,老我南州。任乾坤浩荡沙鸥,酤酒寻鱼,赤壁矶头。铁笛横吹,穿云裂石,草木炎州。信甲子题诗五柳,算庚寅合赋三秋。渺渺予愁,自古佳人,不遇灵修。
https://shici.929r.com/shici/hRbRnEdEwu.html
迟日函窗,是谁将白玉,斜倚珊瑚。
多应踏青倦也,醉软流苏。
胭霞黛月,尽教人、拟尽名姝。
但拟到,含情盼处,悭人两点明珠。
此际芳魂有梦,纵不迷楚岫,应在蓬壶。
贪他海棠未醒,莫倩人扶。
清泉香烬,怕衾寒、轻覆罗襦。
空自有,鸳鸯绣谱,却教半冷红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