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度蒙茸里,侵衣树色凉。
土音闻越客,山色见江郎。
萍梗悲游子,菖蒲忆故乡。
龙舟何处竞,箫鼓断人肠。
车度蒙茸里,侵衣树色凉。
土音闻越客,山色见江郎。
萍梗悲游子,菖蒲忆故乡。
龙舟何处竞,箫鼓断人肠。
此诗描绘了诗人于端午节之际,途经江郎山时所见所感。首句“车度蒙茸里,侵衣树色凉”以动态入笔,生动地展现了车辆穿行于茂密的林间,树木的绿荫仿佛拂过衣裳,带来一丝清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
接着,“土音闻越客,山色见江郎”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描绘了异乡的风土人情与独特的自然景观。远处传来的是来自越地的方言,而眼前的山色则让人联想到江郎山的壮丽景色,两者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充满异域风情的画面。
“萍梗悲游子,菖蒲忆故乡”两句情感深沉,诗人将自己比作随波逐流的浮萍和菖蒲,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的抒发,使得整首诗在清新脱俗的自然描写中,又增添了几分人文关怀和思乡之情。
最后,“龙舟何处竞,箫鼓断人肠”以端午节的传统活动——龙舟竞渡为背景,通过“箫鼓”的声音,不仅渲染了节日的热烈气氛,也暗含了诗人对家乡端午习俗的怀念。龙舟竞渡的场景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更加强化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午日过江郎山》不仅描绘了端午时节江郎山的自然风光,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佳作。
染根著色谢天公,破睡犹禁一再风。
为此径须浮大白,老夫元自爱深红。
油幕新开,骍旄前导,暂归梓里舂容。
致身槐府,功在鼎彝中。
慨想东山故侣,烟霞外,久阔仙踪。
今何幸,相逢吐握,谈笑一尊同。
德星,占瑞处,旌麾五马,衮绣三公。
对渭川遗老,绛县仙翁。
厚意杯传绀玉,那堪更,篚实囊红。
拼沈醉,今宵盛事,复见古人风。
乾坤不许一尘隔,谁倒天河濯秋色。
鹄鹭心性冰雪魂,造物著意不仓卒。
星斗并焕仰斯文,准绳不愆宗绝德。
当年只作充闾喜,不知此人系邦国。
锦囊名章小游戏,上公启齿叹孤出。
太白要是天上人,少陵屡作诸侯客。
朝来日照黄金卮,诸生登堂作生日。
凤麟媲德公厌闻,丹砂续年笑无益。
试问公家白发翁,五千微言不老术。
一丝架空居,巧若出杼机。
弥纶不知劳,终日周遭驰。
相彼造为艰,中有鸱鸮诗。
岂独考其室,为罝陷群飞。
口腹共此累,坐叹宁以疵。
微我畋渔意,其端讵庖牺。
雨过助浮妄,大小出琲玑。
疾风轻群脆,觑隙防藩篱。
摩挲一寸腹,吾庐正于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