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祠畔一凭阑,绝顶风高夏亦寒。
北去尘沙通瀚海,西来天地是长安。
青云迥隔三千界,白日平临十八盘。
似有飞仙度幽壑,凤笙声袅佩珊珊。
玉皇祠畔一凭阑,绝顶风高夏亦寒。
北去尘沙通瀚海,西来天地是长安。
青云迥隔三千界,白日平临十八盘。
似有飞仙度幽壑,凤笙声袅佩珊珊。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山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邃思考。首句“玉皇祠畔一凭阑”,以“玉皇祠”为背景,点明地点,而“一凭阑”则暗示了诗人独自站立,远眺山川的孤独与沉思。接着,“绝顶风高夏亦寒”一句,通过描述山顶的气候特征,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壮丽与独特。
“北去尘沙通瀚海,西来天地是长安”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北方的广袤沙漠与南方的繁华都市长安相对比,既展示了地理空间的辽阔,也隐含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这里,“北去”与“西来”不仅指方向上的移动,也象征着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青云迥隔三千界,白日平临十八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与思考。前句中的“青云迥隔三千界”描绘了一种超越世俗、超脱凡尘的意境,后句“白日平临十八盘”则回归现实,展现了一种直面挑战、勇攀高峰的精神。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了对人生追求与理想的思考。
最后,“似有飞仙度幽壑,凤笙声袅佩珊珊”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想象了一幅仙人穿越幽谷、音乐悠扬的画面,既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镫市沽春,冰街踏月,天涯又度元宵。
花外才风,云萍一样飘萧。
蛮娘眉黛能传语,捧瑶觞、劝洗无憀。
尽孤他、悄掩晶屏,银烛偷烧。
频年游客伤春懒,算销磨琴剑,鸾镜都抛。
收拾狂名,题词休按红箫。
分明一刻还疑梦,只襟痕、薄酒难消。
记閒缘、万一重来,留认鲛绡。
叹无端、东堂一老,匆匆骑鹤西去。
名场冷落年时■,赢得词场千古。天不语。
看酒冷愁醒,魂魄归何处。回头记取。
算吴苑莺花,秦关风月,好梦半尘土。旧庠序。
洒遍天涯泪雨。门墙桃李如许。
蕨薇充饥他乡老,可似当年杜甫。情最苦。
总目断莼鲈,故国闻笳鼓。伤心自谱。
有濯绛吟香,噙椒嚼蕊,一卷画图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