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翁风度神仙似。画屏锦簟凭呼起。我识弄萧人。
云郎偶化身。偷声兼减字。谙尽江湖味。
莫认是閒情。词场老此生。
髯翁风度神仙似。画屏锦簟凭呼起。我识弄萧人。
云郎偶化身。偷声兼减字。谙尽江湖味。
莫认是閒情。词场老此生。
此诗描绘了一位风度翩翩如同仙人的髯翁,他仿佛从画屏与锦席中被唤起。诗人通过“我识弄萧人。云郎偶化身。”两句,巧妙地将人物与音乐家联系起来,暗示了髯翁不仅外表超凡脱俗,其内心也充满了艺术的灵性与追求。
接下来,“偷声兼减字。谙尽江湖味。”这两句揭示了髯翁在词曲创作上的独特技艺和深厚功底。他能够灵活运用音律的变化,精简文字,展现出对词曲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这里的“江湖味”可能指的是词曲艺术中的各种风格和技巧,以及在不同场合下所展现的艺术魅力。
最后,“莫认是閒情。词场老此生。”这两句表达了髯翁并非仅仅满足于闲情逸致,而是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词曲创作这一事业。他以词场为舞台,以笔墨为武器,不断探索和创新,直至老去。这不仅是对髯翁艺术生涯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其艺术精神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髯翁形象的描绘和对其艺术追求的赞颂,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文人对于艺术的执着与热爱,以及他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展现出的独特风采。
阿育王山古灵窟,奇气独辟天南垂。
千年灵秀蕴不发,乃与佛氏留军持。
支离老树独高踞,佛塔偶寄冰霜姿。
辟如陶令入莲社,一笑不见我与而。
横空偃蹇掉头去,臭味安肯联庄施。
显神藏用葆灵质,岂若樗散传卮词。
樗庵先生古模楷,杖策独与山林期。
入山寻松若寻友,苍髯捧手相提携。
从游更得未曾有,如读异书神为移。
昔从图经见之久,目所未到心先追。
谁知闻见总不逮,咫尺不到山灵嗤。
坐久凉月出东岭,山风不动龙吟迟。
石坛冷落坐未得,寒光自老千年枝。
千年游屐几万辈,诗仙诗鬼来无时。
都将险语供写照,千颂万偈谁留遗。
先生一笑拈霜髭,姓名落落长松知。
羊公自与岘山古,俪以湛等宁非痴。
圣镫佛火置勿问,岁寒之友斯取斯。
《晋松和樗庵先生韵》【清·黄定文】阿育王山古灵窟,奇气独辟天南垂。千年灵秀蕴不发,乃与佛氏留军持。支离老树独高踞,佛塔偶寄冰霜姿。辟如陶令入莲社,一笑不见我与而。横空偃蹇掉头去,臭味安肯联庄施。显神藏用葆灵质,岂若樗散传卮词。樗庵先生古模楷,杖策独与山林期。入山寻松若寻友,苍髯捧手相提携。从游更得未曾有,如读异书神为移。昔从图经见之久,目所未到心先追。谁知闻见总不逮,咫尺不到山灵嗤。坐久凉月出东岭,山风不动龙吟迟。石坛冷落坐未得,寒光自老千年枝。千年游屐几万辈,诗仙诗鬼来无时。都将险语供写照,千颂万偈谁留遗。先生一笑拈霜髭,姓名落落长松知。羊公自与岘山古,俪以湛等宁非痴。圣镫佛火置勿问,岁寒之友斯取斯。
https://shici.929r.com/shici/Wfhn6y8j4.html
秋风欲别转流连,回首云山缓著鞭。
千里桑麻弥海岱,万家井灶息烽烟。
弩骀未必知前路,樗散空教养大年。
叠荷君恩犹未报,虚名敢媲况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