镫市沽春,冰街踏月,天涯又度元宵。
花外才风,云萍一样飘萧。
蛮娘眉黛能传语,捧瑶觞、劝洗无憀。
尽孤他、悄掩晶屏,银烛偷烧。
频年游客伤春懒,算销磨琴剑,鸾镜都抛。
收拾狂名,题词休按红箫。
分明一刻还疑梦,只襟痕、薄酒难消。
记閒缘、万一重来,留认鲛绡。
镫市沽春,冰街踏月,天涯又度元宵。
花外才风,云萍一样飘萧。
蛮娘眉黛能传语,捧瑶觞、劝洗无憀。
尽孤他、悄掩晶屏,银烛偷烧。
频年游客伤春懒,算销磨琴剑,鸾镜都抛。
收拾狂名,题词休按红箫。
分明一刻还疑梦,只襟痕、薄酒难消。
记閒缘、万一重来,留认鲛绡。
这首《高阳台》是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词中充满了对元宵佳节的细腻描绘与对远方客居生活的感慨。
“镫市沽春,冰街踏月”,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元宵节的繁华景象,灯火辉煌的市集,行人踏着冰面赏月,营造出一种既热闹又略带寒意的节日氛围。“天涯又度元宵”则点明了时间的流转,以及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花外才风,云萍一样飘萧”,通过自然界的微风和浮萍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感。接下来,“蛮娘眉黛能传语,捧瑶觞、劝洗无憀”,词人借由异国女子的形象,展现了在异乡寻求慰藉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词人与这位女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尽孤他、悄掩晶屏,银烛偷烧”,这一句描绘了词人在夜晚独自饮酒,试图通过微弱的烛光来驱散心中的孤寂。接着,“频年游客伤春懒,算销磨琴剑,鸾镜都抛”,词人回顾过去几年的游历生活,感叹岁月的流逝,甚至放弃了曾经热爱的琴棋书画等雅好,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无奈。
“收拾狂名,题词休按红箫”,词人似乎在反思自己的行为,决定不再沉溺于过往的名声与情感纠葛,而是选择更加理智地面对生活。“分明一刻还疑梦,只襟痕、薄酒难消”,这一句表达了词人对现实与梦境难以分辨的困惑,以及即使借酒浇愁也无法彻底忘却心中忧愁的无奈。
最后,“记閒缘、万一重来,留认鲛绡”,词人以对未来可能重逢的期待,寄托了对美好回忆的珍藏,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再次相遇,找回那份曾经的温馨与感动。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元宵佳节的描绘,也有对个人经历与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