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斜湍啮石,草没水平堤。
跋涉移轻盖,崎岖策蹇蹄。
雷声喧谷口,虹影卧桥西。
烟火瀰茫湿,田家晚未归。
树斜湍啮石,草没水平堤。
跋涉移轻盖,崎岖策蹇蹄。
雷声喧谷口,虹影卧桥西。
烟火瀰茫湿,田家晚未归。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行路的景象,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生活气息。首句“树斜湍啮石,草没水平堤”以斜树、湍流、啮石、没草、平堤等元素,勾勒出一幅雨后山间小径的景象,树木倾斜,水流冲击着石头,草木被雨水浸润,堤岸似乎也变得模糊不清,营造了一种湿润、静谧的氛围。
接着,“跋涉移轻盖,崎岖策蹇蹄”两句,诗人通过自己的行动,进一步展现了雨中行走的艰难与不便。轻便的车盖在泥泞中移动,马蹄在崎岖不平的路上颠簸,形象地表现了行路之不易。
“雷声喧谷口,虹影卧桥西”则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融入其中,雷声轰鸣,回荡在山谷之间,而彩虹横卧于西边的桥梁之上,色彩斑斓,美不胜收,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鲜明的画面。
最后,“烟火瀰茫湿,田家晚未归”描绘了远处村落的情景,炊烟在雨雾中弥漫,显得格外潮湿,农人们或许因为雨天而迟迟未能归家,透露出一种生活的朴素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雨中行路的艰辛与自然美景,还蕴含了对生活的深切感悟,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
幽姿欲舞。见棱棱几叶,空际微吐。
半枕游仙,飞作轻云,不怕满城风雨。
琉璃屏上秋多少,也澹到、痕无描处。
记昨宵、洒背新霜,翠袖灯剪窗户。
尚有篱根浅醉,攲斜簪帽底,曾费回顾。
笑问尊前,人瘦如花,花瘦可怜如许。
东西活脱残枝畔,合赚得、閒情词赋。
待醒来、重觅横陈,低捲小帘寒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