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镇前石岸高,飞薨夹水压巨鳌。
千门碧柳起春色,安居岂知排难劳。
昔日孝皇君万方,河水忽决黄陵冈。
洪涛荡汨失齐鲁,神禹不降蛟龙狂。
此地崩颓运道改,巨舸连翩落东海。
下民昏垫轸尧心,朝廷经济需元宰。
司徒刘公社稷臣,一心报国摅精神。
胼胝身任四载苦,版锸泪堕千夫贫。
沉船坠埽黄泉下,铁石如山不论价。
五丁叱咤驱风雷,功成遂绝奔湍泻。
宣防竹楗何足多,野哭一夜回讴歌。
司徒哀痛转谦抑,中官武将碑嵯峨。
碑嵯峨,庙赫奕,庙中牲牢今络绎,呜呼谁人独惭色。
安平镇前石岸高,飞薨夹水压巨鳌。
千门碧柳起春色,安居岂知排难劳。
昔日孝皇君万方,河水忽决黄陵冈。
洪涛荡汨失齐鲁,神禹不降蛟龙狂。
此地崩颓运道改,巨舸连翩落东海。
下民昏垫轸尧心,朝廷经济需元宰。
司徒刘公社稷臣,一心报国摅精神。
胼胝身任四载苦,版锸泪堕千夫贫。
沉船坠埽黄泉下,铁石如山不论价。
五丁叱咤驱风雷,功成遂绝奔湍泻。
宣防竹楗何足多,野哭一夜回讴歌。
司徒哀痛转谦抑,中官武将碑嵯峨。
碑嵯峨,庙赫奕,庙中牲牢今络绎,呜呼谁人独惭色。
这首明代顾璘的《安平镇》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感人的画面。诗的开篇以石岸、飞薨和巨鳌的形象,展现了安平镇地理位置的险峻,暗示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河水决堤、洪水肆虐的描述,寓言了国家曾面临的巨大灾难,以及禹王未能平息蛟龙狂澜的寓意。
诗中提到孝皇君,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有德之君,暗指明朝的统治者。洪水过后,司徒刘公以身作则,四年艰辛劳作,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和无私奉献。他的付出使得河流得以疏通,百姓得以安居,但他的功绩并未被遗忘,反而赢得了民众的讴歌和朝廷的表彰。
然而,诗的结尾处却带有一丝悲凉,尽管庙宇祭祀繁盛,但似乎只有司徒自己感到遗憾,暗示了他的谦逊与自我牺牲。整首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赞美了忠臣的美德,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变迁和英雄未被充分认可的感慨。
通才屈县令,与段若膺桂未谷恽子居鲁九皋诸老辈,各擅千秋,惠政布吴中,倘陆坚续纂图经,定载渠厮郑白,绩媲龚黄,使君造福遍民生,遗爱碑刊,史笔特褒循吏传;
大集寿名山,合陶湘麋李越缦袁渐书谭复堂四先生,可称五绝,讣音传虞岭,有孙楚遥撝涕泪,誓将表德书丹,鸣哀达素,词客游仙届人日,重泉路隔,挽歌如寄草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