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春风几度归,江山犹是邺宫非。
东昏旧作莲花地,空想曾披金缕衣。
秋月春风几度归,江山犹是邺宫非。
东昏旧作莲花地,空想曾披金缕衣。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转,通过对比秋月春风与江山的更迭,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与现实落寞的感慨。
首句“秋月春风几度归”,以“秋月春风”象征时光的流逝,暗示岁月轮回,四季更替。这里的“几度归”既指自然季节的循环,也暗含历史周期的更迭,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深思。
次句“江山犹是邺宫非”,将“江山”与“邺宫”相对比。“江山”代表国家的山河,而“邺宫”则是特定的历史地点,此处借指曾经的辉煌与繁荣。通过“犹是”与“非”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江山依旧,但物是人非的感慨,强调了历史变迁的不可逆转性。
第三句“东昏旧作莲花地”,“东昏”指的是东晋末年的皇帝,这里借指历史上某个时期或地点的盛况。“莲花地”则比喻当时的繁华景象,如莲花般盛开,象征着过去的荣光与美好。
最后一句“空想曾披金缕衣”,“金缕衣”是中国古代服饰的一种,常用来形容华丽的衣物。此句通过想象曾经穿着金缕衣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与追忆,同时也暗示了如今的空虚与失落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联想,展现了对历史变迁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宝刀未磨洗,形与凡铁同。
土花久斑驳,拂试须良工。
唐砖汉镜有时售,此刀弃掷都市中。
赏识之人亦无意,摩挲怪有数番字。
贱市携回心不珍,旁人怂为千金器。
装潢重复入五都,明珠作饰兼珊瑚。
锋锷一新宝气吐,山鬼走泣狐潜驱。
吁嗟时事已沸鼎,此刀杀贼利无并。
闭置匣中贵谁识,至宝仍与顽铁等。
北陆将回律,西城好结庐。
乾坤多泪日,岁月杜门馀。
天暖犹存菊,家贫但载书。
清风比通老,谁与绘《移居》。
衔恤孤衷耿,忧时两鬓斑。
闻君来卜宅,令我暂开颜。
江郡风尘警,霜庭竹石閒。
艰虞思智略,肯遂老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