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晦又明天外山,水边鸥鸟去复还。
流行尽是鬼神迹,妙处不在鸢鸟间。
欲晦又明天外山,水边鸥鸟去复还。
流行尽是鬼神迹,妙处不在鸢鸟间。
此诗描绘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在船中静坐,观察着天气的变化和山川的美丽,同时也注意到了水鸟的活动轨迹。首句“欲晦又明天外山”写出了天气忽明忽暗的变化,以及远处山峦的神秘感。
接下来的“水边鸥鸟去复还”则捕捉了水鸟在水边来回飞翔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第三句“流行尽是鬼神迹”中的“鬼神迹”,可能指的是超乎常人理解的奇异现象,或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敬畏和赞叹。
末句“妙处不在鸢鸟间”则表达了诗人对景物的深层次感悟,认为最为精妙的地方并不仅限于那些直接可见的生动画面(如鸢鸟),而是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更深的意境和哲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腻观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同时也展示了宋代词风中对景物描写的细腻与生动。
十月西北风,肃肃天雨霜。
节物感人多,客子心内伤。
心伤鬒发变,引领望故乡。
故乡多乔木,丘垄生白杨。
柏叶自宜翠,草根今已黄。
旦思归阳陂,暮忆栖后冈。
况此佳辰朝,都邑事有常。
平明重城开,车马如飞翔。
贵贱同一丘,蒿艾连石羊。
恸哭朔风悲,一豁沉痛肠。
奈何守微禄,局促限一方。
隳官固非孝,捧檄固已狂。
黾俛聊自抑,涕流浩沾裳。
叱驭勤王肯暂留,边沙朔雪犯貂裘。
飞黄一日须千里,应笑迂儒骑土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