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一字无法,惠子五车著书。
透关九重见虎,离钩三寸求鱼。
达摩一字无法,惠子五车著书。
透关九重见虎,离钩三寸求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扇子诗·其三十》。诗中通过对达摩和惠子的引用来表达了禅宗“不立文字”的思想,以及个人对于生活智慧的追求。
“达摩一字无法”,指的是佛教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他不依赖于书面语言,而是直接以心传心,强调实践与体悟。这里的“一字”可以理解为最根本、最重要的法,而“无法”则表明这种智慧超越了言语的局限。
“惠子五车著书”,则是指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庄周(又称庄子或庄周)的好友惠施。这里的“五车”形容书籍之多,意味着惠施通过广泛的写作来传播他的思想和智慧。
“透关九重见虎”,此句用了一个鲜明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或深奥知识的追求。这里的“透关”指的是穿越或突破障碍,“九重”则强调了这些障碍的复杂与艰难,而“见虎”暗示了在不断努力之后,终于领悟到某种深刻的真理,犹如突然之间遇到了那只潜伏的猛虎。
最后一句“离钩三寸求鱼”,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用来形容诗人对于生活智慧和知识的渴望。这里的“离钩”指的是一种捕鱼工具,而“三寸”则强调了这种工具的精巧和细致。“求鱼”则是对知识和智慧无限追求的象征。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禅宗思想的理解和欣赏,同时也反映了他个人对于知识与真理的不断探索和追求。
自有天地驱羲娥,风云变灭流江河。
我昔婴稚今发皤,如箭逝弩丝运梭。
直逮建翣嘶《虞》歌,焉得停晷容婆娑。
君取住义将云何,君言变者自迁讹。
有不变者常无他,心如死灰身槁柯。
所住非中非四阿,须弥蚊睫谁么么。
稊米万物非寡多,万劫靡辨于刹那。
了无未来与已过,此为住义奚可诃。
我闻尘根相荡磨,应无所住传佛陀。
须菩提闻涕滂沱,今始知道异昔科。
况君涉世犹同波,画成戴发为优婆。
忽然念起火焚和,恐君禅病容未瘥。
因言生义皆网罗,住与不住同偏颇,更请断臂求达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