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迹传崇谯,如蜃楼逼霄。
但期佳名垂,安问胜赏寥。
当时谪居人,傲睨凌云飙。
不见百步台,仍经几曲桥。
首春跸重过,前岁景非遥。
几多感衷曲,谁能蠲尘嚣。
望古怀彼才,言志为兹谣。
旧迹传崇谯,如蜃楼逼霄。
但期佳名垂,安问胜赏寥。
当时谪居人,傲睨凌云飙。
不见百步台,仍经几曲桥。
首春跸重过,前岁景非遥。
几多感衷曲,谁能蠲尘嚣。
望古怀彼才,言志为兹谣。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再和沈佺期望瀛州南楼韵》。诗中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过去人物的敬仰之情。
首句“旧迹传崇谯,如蜃楼逼霄”,以“崇谯”象征历史遗迹,如同海市蜃楼般虚幻而壮观,引出对过往景象的怀念。接着“但期佳名垂,安问胜赏寥”,表达了对美好名声流传的期待,而不计较是否能亲自享受这些美景。
“当时谪居人,傲睨凌云飙”,描述了古代被贬谪之人的高傲姿态,仿佛凌驾于风云之上,显示了他们不屈的精神。接下来“不见百步台,仍经几曲桥”,通过对比,强调了时空的变迁,昔日的百步台和曲折小桥已不复存在。
“首春跸重过,前岁景非遥”,描绘了春天再次经过此地的情景,虽然时间并不遥远,但景象已经有所不同。诗人借此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几多感衷曲,谁能蠲尘嚣”,则抒发了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尘世烦恼的渴望解脱。
最后,“望古怀彼才,言志为兹谣”,表达了对古代人才的怀念,以及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志向的心愿。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回忆和对古人精神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情怀和对美好品质的向往。
无妻牧犊子,带索荣启期。
予亦年七十,幸犹未至兹。
颇亦似陶翁,粗有五男儿。
乃父休官早,致汝恒苦饥。
挂冠六七闰,方当挂冠时。
治生了无策,惟耽酒与诗。
室人愧交适,虽寿夫奚为。
后死信无益,固穷谅何悲。
平生天外心,异乎诸子者。
著鞭无前途,焉用取竹马。
乍争祖逖先,肯出桓温下。
黄钟晚遭毁,轰雷釜鸣瓦。
细玩郊沙爻,可不举需疋。
覆野春阴不肯晴,舟中无酒亦无餳。
故教客子知寒食,时有梨花一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