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周仲觉三首·其一》
《和周仲觉三首·其一》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书懒聊遮眼,诗穷只掉头。

寒醒非不睡,薄醉奈何愁。

火细霜还重,风停叶自投。

半生灾疾里,谁遣未休休。

(0)
注释
书:阅读。
懒:懒散。
聊:略微。
遮:遮挡。
眼:眼睛。
诗:诗歌。
穷:穷尽,才华枯竭。
掉头:放弃。
寒醒:寒冷中醒来。
非:不是。
薄醉:微醉。
奈何:如何,无可奈何。
愁:忧愁。
火细:火焰微弱。
霜还重:霜雪更重。
风停:风停下来。
叶自投:树叶自己落下。
半生:大半辈子。
灾疾:困厄疾病。
谁遣:谁能派遣。
未休休:不停止,无休无止。
翻译
懒得读书遮住眼睛,诗才枯竭只能放弃。
寒冷中醒来并非不想睡,微醉却无法排解心中的忧愁。
火焰微弱,霜雪更重,风停后树叶自行飘落。
在半生的困厄疾病中,又有谁能让我停止这无尽的忧虑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寂寞中寻求创作灵感,同时又感到身心交瘁的诗句。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极为丰富,体现了作者杨万里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书懒聊遮眼”一句,通过将诗人对书籍的依赖与疲惫相结合,展现了诗人的创作不易。"诗穷只掉头"则表现出诗人在灵感枯竭时的无奈和无助。

“寒醒非不睡”、“薄醉奈何愁”两句,表明诗人虽然清醒但又困倦,虽有饮酒之举却难以驱散心中的忧愁。这里的“冷清”与“微醺”,既是对环境和感官体验的细腻描写,也隐喻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火细霜还重,风停叶自投”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静谧而又萧索的情境。"火细"与"霜重"相对,既形象地展现了寒冷的季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沉重。

“半生灾疾里,谁遣未休休”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遭遇和内心感受。在历经半生的风霜之后,诗人仍然在问询,为何命运不予以片刻的安宁。"灾疾"指代了种种磨难与苦楚,而"未休休"则是对生命中无法得到彻底休息的无奈感叹。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情境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位宋代文学大家在创作与生活中的挣扎和思考,是一幅精美绝伦的心灵风景画。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早行

店远鸡声近,月斜人影长。

再三谢风露,拜赐一天凉。

(0)

华阳吟·其十一

戏泛金船到海涯,暗随海水度流沙。

一从登著蓬莱岸,去看琼台阆苑花。

(0)

对月·其四

水澄熊白成壶酒,枫染猩红满路旗。

坐待西风迎素月,青天笑我独诗痴。

(0)

跋刘敏叔画杨诚斋先生探梅图

冲寒踏雪行溪路,对月看梅太瘦生。

莫道亲曾陪杖屦,只今见画也心清。

(0)

独乐园七咏.钓鱼庵

吾爱严子陵,羊裘钓石濑。

万乘虽故人,访求失所在。

三公岂易贵,不足易其介。

奈何夸毗子,斗禄穷百态。

(0)

夏日

穷边已深夏,气色耿清秋。

鲜旭开山郭,凉烟澹戍楼。

兜铃烽火息,区脱虏尘收。

迨此军中暇,无妨文雅游。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