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轫富春驿,舣棹严陵滩。
缅怀隐士踪,访古登巉岩。
峨峨钓台高,寂寂空江寒。
目旷尘襟开,天远浮云间。
惟子秉高节,卓立超人寰。
纷纷仕进者,视子莫敢班。
出处各有道,要在义所安。
矫激非中庸,汩没斯贪顽。
王事有程期,寸心剧飞翰。
登舟渺回首,烟水空漫漫。
发轫富春驿,舣棹严陵滩。
缅怀隐士踪,访古登巉岩。
峨峨钓台高,寂寂空江寒。
目旷尘襟开,天远浮云间。
惟子秉高节,卓立超人寰。
纷纷仕进者,视子莫敢班。
出处各有道,要在义所安。
矫激非中庸,汩没斯贪顽。
王事有程期,寸心剧飞翰。
登舟渺回首,烟水空漫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富春驿,停泊在严陵滩,探访古代隐士的足迹,登临钓台的情景。诗中通过“缅怀”、“访古”、“峨峨”、“寂寂”等词,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氛围,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敬仰。
“目旷尘襟开,天远浮云间”,诗人的心灵在自然美景中得到了净化,视野开阔,仿佛与天地相连,表达了对自由与纯净境界的追求。“惟子秉高节,卓立超人寰”,诗人赞美那位隐士,以其高尚的节操超越世俗,独步世间。这种对比,突出了隐逸生活的高洁与世间的纷扰形成鲜明对照。
“纷纷仕进者,视子莫敢班”,诗人感叹于众多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无法与隐士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推崇和对官场的疏离感。“王事有程期,寸心剧飞翰”,虽然诗人肩负着国家的使命,但内心却渴望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体现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登舟渺回首,烟水空漫漫”,诗人离开时,回望钓台,只见烟波浩渺,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探访钓台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展现了明代文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徂谢年方久,哀荣事独稀。
虽殊百两迓,同是九泉归。
诏使归金策,神人送玉衣。
空山竟不从,宁肯学湘妃。
泉眼高千尺,山僧取得归。
架空横竹引,凿石透渠飞。
洗药溪流浊,浇花雨力微。
朝昏长绕看,护惜似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