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映朱箔,深院连曲房。
清飔涤残暑,白苧生微凉。
银筝御瑶席,宝鼎煨沉香。
芙蓉红隐褥,芭蕉绿上窗。
五陵屡经过,千金赋高唐。
冉冉粉香丛,长年乐未央。
青楼映朱箔,深院连曲房。
清飔涤残暑,白苧生微凉。
银筝御瑶席,宝鼎煨沉香。
芙蓉红隐褥,芭蕉绿上窗。
五陵屡经过,千金赋高唐。
冉冉粉香丛,长年乐未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妓馆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妓馆内的生活氛围和环境特点。首句“青楼映朱箔,深院连曲房”以“青楼”与“朱箔”、“深院”与“曲房”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繁华又幽静的空间感。接着,“清飔涤残暑,白苧生微凉”两句,运用自然界的风和衣物来表现季节的转换,暗示着暑气渐消,秋意初显。
“银筝御瑶席,宝鼎煨沉香”描绘了室内活动的雅致,银筝演奏,瑶席铺设,宝鼎中燃烧着沉香,营造出一种高雅而温馨的氛围。而“芙蓉红隐褥,芭蕉绿上窗”则通过植物的色彩变化,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迭的意境,红与绿的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层次感。
最后,“五陵屡经过,千金赋高唐”两句,提到了妓馆的常客和消费水平,暗示了妓馆的奢华与社会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态度。而“冉冉粉香丛,长年乐未央”则以“粉香丛”和“乐未央”表达了妓馆内持续不断的欢愉与美好,以及时间的流逝似乎并未带来任何厌倦或疲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妓馆这一特定场景下的独特魅力和情感体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蕴含着对时光流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