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宜春台》
《宜春台》全文
宋 / 刘嗣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一簇亭台画亦难,公馀到此暂盘桓。

山多不似城中景,树密偏宜雨后看。

风送江声穿郡郭,日推云影下峰峦。

当时吏部曾游否,何事无文石上刊。

(0)
注释
画亦难:难以用画笔描绘。
公馀:公务之余。
山多不似城中景:山峦众多,不同于城市的景观。
何事无文石上刊:为什么没有留下文字刻在石头上。
翻译
即使是画中的亭台也难以描绘其美,公务之余,我来到这里稍作停留。
山峦众多,与城中的景色大不相同,树木密集,在雨后观赏更佳。
清风送来江水的涛声穿透城郭,阳光推动云影在峰峦间移动。
那时的吏部官员是否也曾游览过?为何没有留下文字刻在石上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宜春台的风景画卷,诗人刘嗣隆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向读者展现了一个雨后山林的宁静与美丽。

"一簇亭台画亦难"一句表明即便是画家,也难以将宜春台的风光尽情地描绘出来。"公馀到此暂盘桓"则是诗人邀请友人在这里停留片刻,细细品味这份美景。

接着,"山多不似城中景,树密偏宜雨后看"两句通过对比城市与山林的景色,以及强调雨后的宜春台更显得阴凉而迷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到感受和欣赏。

"风送江声穿郡郭,日推云影下峰峦"两句,则是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将山林中的声音与光影的变幻融为一体,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当时吏部曾游否,何事无文石上刊"诗人提及历史上的某位官员是否也曾到访,并质疑为何没有留下题刻,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追问,也是在探讨个人与自然、历史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宜春台山水之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深切的情感,以及他对于历史记忆的关怀。

作者介绍

刘嗣隆
朝代:宋

刘嗣隆,仁宗天圣四年(一○二六)以职方员外郎知袁州(明正德《袁州府志》卷一四)。九年,以屯田郎中知台州(《嘉定赤城志》卷九)。
猜你喜欢

梦横塘.辛未惊蛰,金陵书感

断云心远,丝雨梦轻,晚来飞电虚掣。

殿角春雷,合皂出、憎寒羞热。

严鼓欺花,冷烟笼水,坏陵弹雪。

认零金剩粉,乍澹翻浪,人天恨、空悲切。

都言雁足无凭,甚烹鱼溉釜,也误珰札。

嫩约钿车,难领略、郊游风物。

更谁与、调莺剪燕,染柳熏桃斗春色。

漫动愁吟,背人含泪,捻丁香千结。

(0)

东风齐著力.辛酉孟春,之官宁都,初发南昌,却寄幕府同人

初日笼霞,和风催柳,点缀江春。

香尘十里,著意送行人。

背指严城万雉,听笳鼓、四载从军。

滕王阁、虚陪胜宴,曾费雄文。

为谢阮刘群,挥彩笔、壮游桂海金潾。

马当借助,掷璧问江神。

问尔文章九命,三生业、可证前因。

番风紧、蒲帆饱拽,轻溯南云。

(0)

大酺.夏夜雨中读竹山虞美人词,悢然有身世之感,赋此寄一二故人

正晚寒轻,单衣润,幽幌初添明烛。

潇潇帘外雨,甚繁红都洗,未收梅溽。

水驿烟昏,僧廊月暗,愁诵虞兮遗曲。

当年歌楼上,但凉欹笛簟,暖围箫局。

又谁道而今,冷云哀雁,鬓痕凋绿。幽怀还暗触。

叹中岁、吾亦伤哀乐。

是几度、山屏寻梦,水舫携歌,蓦回头、水重山复。

未便朱颜换,先换却、昔时心目。况萧瑟、窗前竹。

垂泪都尽,犹自风敲鸣玉。怎堪伴人幽独。

(0)

芙蓉月

赪玉比颜色,波含绮、嫩蕊凌晨初吐。

娇扶半醉,似怯深秋风露。

遥指芙蓉城郭,毕竟不谙谁主。

仙驾拥,洛滨回,可有采珠神女。依稀记前度。

泻琼盘滴沥,和泪倾注。莲舟轻飏,还被歌声留住。

木末从夸佳艳,远何许,休回顾。

凉月在,绕银塘,此时情苦。

(0)

百媚娘

珠幕绮筵围绕。个里有人同笑。

发秀被肩蛾淡画,曼睩腻颜尤好。

忆满院、红芳争比貌。连夜都开了。叠砌紫苔钱小。

不放履鸳重到。一晌几曾亲梦见,传信也无青鸟。

乐事尽随枝叶槁。花径空如埽。

(0)

望江南·其二

壶山好,也解忆狂夫。

转首便成千里别,轻年不寄一行书。浑似不相疏。

催归曲,一唱一愁予。

有剑卖来酤酒吃,无钱归去买山居。安处即吾庐。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