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浦入轻舟,春山引孤策。
烟开见飞鸟,雪澹无行迹。
仄径援山臂,高根逗泉脉。
旁临邓尉卑,回望阊门窄。
日照寺微绀,湖涵梅尽白。
诸天恣花供,大地成香席。
石壁张丹青,茶山啜云液。
悠然遂终日,归路思弥绎。
寒浦入轻舟,春山引孤策。
烟开见飞鸟,雪澹无行迹。
仄径援山臂,高根逗泉脉。
旁临邓尉卑,回望阊门窄。
日照寺微绀,湖涵梅尽白。
诸天恣花供,大地成香席。
石壁张丹青,茶山啜云液。
悠然遂终日,归路思弥绎。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玄墓山探梅时所见的美景与心境。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自然之趣以及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首句“寒浦入轻舟,春山引孤策”描绘了诗人乘着小舟,沿着寒冷的河岸前行,同时在春意盎然的山间行走的情景,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接着,“烟开见飞鸟,雪澹无行迹”通过烟雾散开后见到飞翔的鸟儿,以及雪地上的足迹消失不见,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的氛围。
“仄径援山臂,高根逗泉脉”描述了狭窄的山路蜿蜒向上,攀援而上时仿佛触摸到山的臂膀,高大的树木与泉水相映成趣的画面。接下来,“旁临邓尉卑,回望阊门窄”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山的高度与道路的狭窄,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反观与反思。
“日照寺微绀,湖涵梅尽白”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寺庙呈现出淡淡的紫色,湖面上倒映着洁白的梅花,色彩鲜明而又和谐。最后,“诸天恣花供,大地成香席”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中花开满地、香气四溢的赞叹,以及对这种美好景象的深深沉醉。“石壁张丹青,茶山啜云液”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壁上的自然景观如同画卷般美丽,而品茗时仿佛能品尝到云雾中的甘露,充满了诗意与禅意。
整首诗通过对玄墓山探梅过程中的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其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超脱。
山前江水流浩浩,山上苍苍松柏老。
舟中行客去纷纷,古今换易如秋草。
空山楼观何峥嵘,真人王远、阴长生。
飞符御气朝百灵,悟道不复诵《黄庭》。
龙车虎驾来下迎,去如旋风抟紫清。
真人厌世不回顾,世间生死如朝暮。
学仙度世岂无人,餐霞绝粒长苦辛。
安得独从逍遥君,泠然乘风驾浮云,超世无有我独存。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四月天气和且清,绿槐阴合沙堤平。
独骑善马衔镫稳,初著单衣肢体轻。
退朝下直少徒侣,归舍闭门无送迎。
风生竹夜窗间卧,月照松时台上行。
春酒冷尝三数盏,晓琴闲弄十馀声。
幽怀静境何人别,唯有南宫老驾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