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斲含经畔,往来亦憩留。
澄观非藻缋,托志在清幽。
上下鸢鱼若,居稽今古求。
言经如展读,切已慎身修。
朴斲含经畔,往来亦憩留。
澄观非藻缋,托志在清幽。
上下鸢鱼若,居稽今古求。
言经如展读,切已慎身修。
此诗《思永斋》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其内容深邃,意境深远。
首句“朴斲含经畔”,以“朴斲”形容斋室的简朴,与“经畔”相呼应,暗示斋室靠近经典之处,营造出一种静谧、肃穆的氛围。接下来“往来亦憩留”,描绘了人们在此处或来或去,但总能找到片刻的宁静和停留,强调了思永斋作为心灵栖息地的功能。
“澄观非藻缋,托志在清幽”两句,进一步点明了思永斋的环境特点——清幽雅致,不需过多装饰,自然之美即为最佳。这里的“澄观”既指清澈的视野,也暗喻内心的清明,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重视和追求。
“上下鸢鱼若,居稽今古求”则通过鸢鱼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景象,象征人在天地间自由探索,追寻历史与未来的智慧。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他对人类文明发展脉络的思考。
最后,“言经如展读,切已慎身修”将阅读经典比作日常的自我修养,强调了通过学习和反思来提升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这句话不仅是对个人修为的倡导,也是对整个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视。
综上所述,《思永斋》一诗通过对斋室环境的描绘、自然景象的联想以及对个人修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弘历对于精神世界、自然和谐与个人道德成长的深刻洞察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