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诗满人口,未若腰中缠。
上药可延命,未若身少年。
青阳不自好,理镜见华颠。
五十仍牧豕,负薪南涧边。
生惭洛阳少,命乏阳羡田。
缊袍者谁子,岂必狐貉贤。
巳矣弗复叹,天道默以玄。
千诗满人口,未若腰中缠。
上药可延命,未若身少年。
青阳不自好,理镜见华颠。
五十仍牧豕,负薪南涧边。
生惭洛阳少,命乏阳羡田。
缊袍者谁子,岂必狐貉贤。
巳矣弗复叹,天道默以玄。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汪枢所作,名为《杂诗》。诗中充满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
首句“千诗满人口,未若腰中缠”,诗人以“千诗”比喻丰富的文学知识,却感叹这些知识不如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宝贵。接着,“上药可延命,未若身少年”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珍视,认为长寿的药物比不上保持年轻的身体重要。
“青阳不自好,理镜见华颠”描绘了时光流逝,即使不主动追求衰老,岁月也会在镜中显现白发。接下来,“五十仍牧豕,负薪南涧边”描述了一位年过半百的人仍在艰苦劳作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人生的不易与艰辛。
“生惭洛阳少,命乏阳羡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生活在繁华之地,拥有富足生活的遗憾。紧接着,“缊袍者谁子,岂必狐貉贤”通过对比穿着简朴的人与穿着裘皮大衣的人,暗示了社会地位与物质条件对人的评价影响,提出并非外在物质决定一切的价值观。
最后,“巳矣弗复叹,天道默以玄”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与平静,认为无论遭遇何种境遇,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理解,因为天道深邃而不可言喻。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青春易逝的惋惜,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同时又蕴含着对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高堂突兀生崇冈,于菟眼电牙磨霜。
古言市虎人不信,谁信挟一来座傍。
众犬僵仆儿辈走,猛士腰弩成蹶张。
老翁卒见亦惊怪,便欲骑取参西皇。
乾坤戾气产尤物,谁为驱雷入神笔。
古树萧萧风刁刁,阴崖幽幽云墨墨。
横行屃赑不畏人,弄子庭除成穴窟。
蓝田饮羽惊夜行,今乃捋须当白日。
画图画虎心自知,触目或疑犹喘息。
世间多少涪村民,毛爪未完心已易。
政自伤悲叹纬嫠,可堪重赋柏舟诗。
鸠怜只影营巢瘁,乌喜孤雏返哺慈。
半世苦心生自媚,百年贞节死方知。
曼曼世路成孤愤,惭愧山前读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