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思亭焦山鼎铭拓本书后》
《吴思亭焦山鼎铭拓本书后》全文
清 / 李贻德   形式: 古风

今年二月扬江舲,烟中瞥见焦山青。

鹅毛风利那得泊,枯木堂远心洄潆。

夙闻周鼎不可见,仰首徒叹山岭嵤。

延陵季子性爱古,忽示旧拓神为惊。

司徒南仲名最著,出车常武功恢闳。

毛公知人贵论世,文宣两属非调停。

郑君据前以定后,谓此不与共和盟。

后生疑信敢抉择,古今未必无同名。

方叔召虎相先后,人表叙次如例星。

王格周庙岂西伯,证以此鼎疑益明。

可知名同代则异,此鼎当自中兴成。

是时雕戈挽天步,猃狁既伏淮夷清。

虎臣矫矫奏肤绩,亟于图室酬藩屏。

无专受赍自郑重,入门卓立当中庭。

史友册令司徒右,时制小异参礼经。

彤矢鋚勒耀圭卣,玄衣缟韠尊葱衡。

对扬休命不敢忽,归作彝器荐芳馨。

万年子孙永宝用,至今呵护归山林。

摩挲此本已神王,跋语况有乡先生。

竹翁嗜古如菖芰,剖析奇字秋毫精。

销金祸比爇书烈,余怒犹欲屏秦嬴。

吾乡文献久阒寂,八万卷散留孤亭。

流传手泽入君手,宝之何啻千琼莹。

籀文墨妙两奇绝,展对恰喜冬曦晴。

后尘欲步愧未肖,巨制益服华阳铭。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贻德的《吴思亭焦山鼎铭拓本书后》是一首题跋诗,通过对焦山鼎铭拓本的细致描绘和感慨,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古代文物的敬仰以及对历史文化的热爱。诗中提到焦山青色的景色,鹅毛风中的航行,以及对周鼎的向往和对古人品性的赞赏。诗人特别提及延陵季子、司徒南仲等历史人物,通过他们的故事来强调鼎的重要性和历史价值。

诗中还提到鼎铭的来历,认为它是中兴时期的产物,象征着国家的安定和功臣的贡献。诗人感叹自己的才识不足以深入研究,但对拓本的珍视如同瑰宝,赞美了拓本的书法之美和历史意义。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家乡文献传承的感慨,以及对后辈学者的期许,希望他们能继续发扬光大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焦山鼎铭拓本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古诗文功底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

作者介绍

李贻德
朝代:清

(1783—1832)清浙江嘉兴人,字天彝,号次白。嘉庆二十年举人。尝馆金陵孙星衍所,相得甚欢。有《诗经名物考》、《揽青阁诗钞》、《春秋左氏解贾服注辑述》等。
猜你喜欢

圣驾朝陵歌·其一

阁道朝悬日月旗,葳蕤朱凤引文螭。

桥陵霜露脩殷祀,原庙衣冠陋汉仪。

(0)

次胡太常斋居

容台斋祓静炉薰,江郭晴烟霭瑞氛。

自识仙曹堪隐吏,偶过僚署喜论文。

海中鹤驭通三岛,天上彤楼丽五云。

邻并最欢依玉树,别来三日倍思君。

(0)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一

泊舟禅径石门通,徙倚湖天望不穷。

正扫书坛拜和靖,犹开梵塔礼生公。

汀洲晚浸蒹葭水,台殿晴呼松柏风。

惟羡观风骢马使,清游丽句满吴中。

(0)

至日信州怀寄汪石潭宗伯·其二

天畔登台望北辰,三回巳隔御筵春。

冰霜暗惜年华老,棋局频看世事新。

安得梅花逢驿使,欲凭瑶草寄佳人。

白鸥片片风湍急,捩柁冲星下远津。

(0)

卢洲宴集值雨赠罗使君

名园邀客绿尊开,红旆行春五马来。

江迥波声喧几席,山寒雾色隐楼台。

庭中翠荫延修竹,林下幽芳折老梅。

为报青阳布新令,满城甘雨使车回。

(0)

晨观风洞登叠綵楼历拱辰亭亭为镇守傅中贵所创岩峦奇耸千里在目诸巡院有诗予辄次韵是日介行登赋不尽兴也·其二

苍茫寒雾起遥天,岁晏凭高思渺然。

夜发仙槎南斗外,春瞻御座綵云边。

湘源水色浮晴雪,桂岭花枝拂瘴烟。

莫怪题诗惜幽赏,子长奇兴在山川。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