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寒雾起遥天,岁晏凭高思渺然。
夜发仙槎南斗外,春瞻御座綵云边。
湘源水色浮晴雪,桂岭花枝拂瘴烟。
莫怪题诗惜幽赏,子长奇兴在山川。
苍茫寒雾起遥天,岁晏凭高思渺然。
夜发仙槎南斗外,春瞻御座綵云边。
湘源水色浮晴雪,桂岭花枝拂瘴烟。
莫怪题诗惜幽赏,子长奇兴在山川。
此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登楼远眺之景,雾气弥漫,寒意袭人,岁末之际凭高望远,思绪万千。诗人想象自己乘着仙槎航行至南斗之外,春日里仰望皇帝的御座,彩云缭绕。湘江之水映照着晴空下的白雪,桂岭上的花朵轻拂着瘴烟。诗人感慨于美景,却不愿轻易题诗,因为他的奇思妙想源自对山川大地的热爱与敬仰。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苍茫寒雾”、“湘源水色”、“桂岭花枝”,以及“春瞻御座綵云边”的景象,营造出一幅幅壮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同时,通过“子长奇兴在山川”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敬畏和对创作灵感的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深厚情感,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望处水寒云绕,倚栏千里,澹荡晴晖。
梦燕门阑,和气喜动帘帏。
舞因重、花明彩凤,歌扇小、香暖金猊。
漏声迟。
洞天秋晓,风露霏霏。
嘉时。
谪仙高宴,华分玉蜡,艳列文姬。
玉树临风,自然老月中枝。
酒肠宽、胸容云梦,词源壮、笔勇助溪。
且追随。
伫看飞诏,稳步沙堤。
东南江海郡,瘴雾腥蛟螭。
土俗异乡县,客子怀归思。
归思何从返,远道伤百危。
干戈久未定,一水分华夷。
壮士争挽强,觅爵唾手期。
而我痴绝甚,尚复事毛锥。
三年行在所,短褐风霜欺。
生理寄茅栋,不饱藿与藜。
苦辛攻积忧,欲语听者谁。
赖有燕公子,好事颇见奇。
邻墙肯相过,情话肝胆披。
君才駃騠骏,不受尘埃羁。
骧首志千里,蹲踏风云垂。
乃翁名世将,先朝补邦基。
殊勋鼎彝在,劲节不少亏。
后昆德泽盛,衮衮固未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