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转千回,细思此计真成左。浪浮单舸。
远去如何可。我最怜卿,未必卿怜我。风声大。
凭阑昏坐。不觉杨花堕。
万转千回,细思此计真成左。浪浮单舸。
远去如何可。我最怜卿,未必卿怜我。风声大。
凭阑昏坐。不觉杨花堕。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深沉而感伤的画面。"万转千回,细思此计真成左",表达了主人公对某个计划或决定反复思考后的无奈与后悔,觉得过于偏颇。"浪浮单舸,远去如何可",比喻主人公独自面对未知的远方,暗示了离别或冒险的孤独与迷茫。
"我最怜卿,未必卿怜我",揭示了情感上的不平衡,主人公深深爱着对方,却不确定对方是否同样珍视自己,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自省。"风声大",以自然环境的描写强化了内心的不安,风声似乎在耳边呼啸,象征着生活的艰难和命运的无常。
"凭阑昏坐",诗人通过描绘主人公倚栏杆默默坐着的形象,传达出他沉浸在思绪中的孤独和消沉。最后,"不觉杨花堕",以飘落的柳絮象征时光流逝和无尽的哀愁,进一步渲染了词中凄凉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点绛唇》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苦涩,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爱情的深深眷恋。
老翁关门贪睡味,朝廷近事到耳疏。
朝起忽收故旧信,得此痛哭流涕书。
书中近道果何事,人心天命关机枢。
昔无叛民今已起,赤子至此谁之辜。
公田下损而上益,楮法子废而母孤。
三尺孤童尽知得,谁能暴虎编其须。
朝阳一鸣百聩醒,幸哉公有而绝无。
三后在天甚神圣,佑此一脉皇基扶。
我非庆历石守道,聊题数语昭群愚。
掀髯一笑天地间,八代文衰谁为起。
夷陵丹砂空自光,中山老?
不可使。
一从麦秀获麟台,二千余载无文字。
谪仙岂无希圣心,谁其起予二三子。
张君忽赠白云句,墨妙笔精真可喜。
宗师奇涩费吟噍,三读方能得其意。
夺髯苍鼠色无冤,吐气黑蛟云可致。
恨子初筵我旅酬,妙处安能为标指。
惧遭掎摭不哦诗,畏触祸刑宁作史。
翰林主人子墨卿,昔也同盟今趣异。
不见当年圣德诗,犹被他人呼怪鬼。
惭君问我乞余丸,安得锦囊出怀裹。
丈夫盖棺事始定,斯文固应付后死。
试问涪翁余七言,松苓臭味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