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汀蒲岸碎流金,是火宁防雨水侵。
月舫犹然飞熠熠,风帘无碍入深深。
最嫌蚊蚋烦驱爵,纵翥虚空不类禽。
已觉秋光剧满眼,宜他陶侃惜分阴。
苇汀蒲岸碎流金,是火宁防雨水侵。
月舫犹然飞熠熠,风帘无碍入深深。
最嫌蚊蚋烦驱爵,纵翥虚空不类禽。
已觉秋光剧满眼,宜他陶侃惜分阴。
此诗描绘了夏日傍晚,萤火虫在苇汀蒲岸间飞翔的景象。首句“苇汀蒲岸碎流金”以“碎流金”形象地描绘出夕阳余晖洒在芦苇、蒲草上的金色光芒,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次句“是火宁防雨水侵”则巧妙地将萤火虫比作“是火”,既指萤火虫自身发出的光亮,也暗含其在雨季中不易被雨水侵袭的特点。
接着,“月舫犹然飞熠熠,风帘无碍入深深”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萤火虫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的场景,同时通过“风帘无碍”表现了萤火虫飞行的自由与轻盈。诗人对萤火虫的观察细致入微,不仅描绘了其形态,更赋予了其独特的生命力。
后半部分“最嫌蚊蚋烦驱爵,纵翥虚空不类禽”表达了诗人对蚊蚋的厌恶,以及对萤火虫独特飞行方式的赞叹,暗示了萤火虫与普通鸟类的不同之处。最后,“已觉秋光剧满眼,宜他陶侃惜分阴”则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时光的流逝,引出对珍惜时间的感慨,与陶渊明“惜分阴”的精神相呼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萤火虫这一小生灵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