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枫几度夕阳山,山寺僧寒暮掩关。
行过云庵无住脚,东风斜卷月弯环。
霜枫几度夕阳山,山寺僧寒暮掩关。
行过云庵无住脚,东风斜卷月弯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晚景图。首句“霜枫几度夕阳山”,以“霜枫”点明季节与景色的冷艳,以“几度夕阳”渲染时间的流逝与景色的变化,展现出一种岁月流转的沧桑感。接着,“山寺僧寒暮掩关”一句,通过“寒”字描绘出僧人的孤独与环境的清冷,而“暮掩关”则暗示了夜晚的降临与寺庙的静谧,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氛围。
“行过云庵无住脚”,诗人行走于云庵之间,却未停留,这既体现了他内心的游离与思考,也暗示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最后一句“东风斜卷月弯环”,以“东风”引出自然界的动态,与前文的静态形成对比,同时“斜卷”二字生动地描绘了风的轻拂与月的柔和,而“月弯环”则巧妙地将月亮的形象与整体画面融合,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和谐统一,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微妙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老去闲情懒。东风外、菲菲花絮零乱。
轻鸥涨绿,啼鹃暗碧,一春过半。
寻芳已是来迟,怕迤逦、华年暗换。
应怅恨、白雪歌空,秋霜鬓冷谁管。
凭阑自笑清狂,事随花谢,愁与春远。
持杯顾曲,登楼赋笔,杜郎才减。
前欢已隔残照,但耿耿、临高望眼。
溯流红、一棹归时,半蟾弄晚。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
尽日测测轻寒,帘底吹香雾。
黄昏客枕无憀,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暮往朝来,心逐片帆轻举。
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共剪西窗蜜炬。
层轩发天藏,初日照粉雘。
雄观跨鹏背,烦促陋蚕箔。
飞绥会兰亭,传觞写桑落。
饮兴江海窄,逸气云天薄。
虽无汉侯鲭,粗胜周礼醵。
清欢谢丝竹,贺厦惊燕雀。
围棋角胜负,献俳纷戏谑。
凉风遍广坐,长夏失重熇。
高会方继日,初筵今告朔。
要令四难并,讵止一饷乐。
明朝传绝唱,百年无此作。
荐闻须狗监,赓绝愧鼠璞。
今王驰蒲轮,之子尚莲幕。
行参瑚琏用,归助栋梁托。
读书照青藜,视草咏红药。
回顾广文寒,莫忘鸡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