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皇统百揆。继天理万方。武将镇四隅。
英佐盈朝堂。谋言协秋兰。清风发其芳。
洪泽所渐润。砾石为圭璋。大道侔五帝。
盛德逾三壬。咸光大。上参天与地。至化无内外。
无内外。六合并康乂。并康乂。遘兹嘉会。
在昔羲与农。大晋德斯迈。镇征及诸州。为蕃卫。
玄功济四海。洪烈流万世。
文皇统百揆。继天理万方。武将镇四隅。
英佐盈朝堂。谋言协秋兰。清风发其芳。
洪泽所渐润。砾石为圭璋。大道侔五帝。
盛德逾三壬。咸光大。上参天与地。至化无内外。
无内外。六合并康乂。并康乂。遘兹嘉会。
在昔羲与农。大晋德斯迈。镇征及诸州。为蕃卫。
玄功济四海。洪烈流万世。
此诗颂扬了文皇的统御之能和治国之策,以及武将与英佐的辅佐之力。开篇即以“文皇统百揆,继天理万方”点明文皇的领导地位与治国理念,继而描绘武将镇守四方,英杰满朝,策略与言论如秋兰般和谐,清风中散发出芳香。接着,诗人赞美文皇的恩泽如同洪泽,使砾石也化为圭璋,比喻文皇的德行超越五帝,盛德超过三壬,光芒照耀天地之间。
诗中进一步阐述文皇的至高无上的化育之功,无论内外,皆能带来安宁与繁荣。最后,诗人以历史先贤为比,称颂大晋在文皇的领导下,德行超越前代,镇守四方,成为国家的屏障,玄妙的功德惠及四海,洪大的功绩流传万世。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文皇及其治国理念的高度赞扬与崇敬。
琅玕出海底,枝叶何扶疏。
劲节贯冰雪,秀色凌云衢。
美人爱之不能舍,斸根封植当庭隅。
嘉实须期待鸾凤,长竿直欲钓鲸鱼。
门无俗客书几閒,清风环佩声珊珊。
令人脱凡骨,神游入玄关。
蓬莱只咫尺,谁谓难跻攀。
虚心可以通妙道,正气自足超尘寰,葛陂变化良非难。
片石摩挲久。记当时、恍榔庵内,宝同尊卣。
割取龙岩云一朵,洗尽纤瑕宿垢。
浑不是、涵星凤咮。
食芋著书非易事,望琼楼玉宇空回首。
鹦鹆眼,泪痕溜。铭词玺篆应俱寿。
七百年、枯棋小劫,圭棱依旧。
想到松烟挥洒日,常置先生座右。
在磨蝎宫中磨透。
不少西山柔脆质,党人碑、枉自刊元祐。
希世物,仗君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