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梅花凌雪霜,桃李开尽春无光。
谁知洛阳三月暮,千金一朵卖姚黄。
江南梅花凌雪霜,桃李开尽春无光。
谁知洛阳三月暮,千金一朵卖姚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诗人通过对梅花、桃李等植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江南梅花凌雪霜,桃李开尽春无光。" 这两句设置了整个诗歌的意境。江南的梅花在雪霜中仍然傲立,这里可能暗示着梅花坚韧不拔的品格,而桃李则是春天常见的景象,但在这里它们开得很尽,似乎也透露出一种春光不再的感慨。"春无光"既可以理解为春天失去了生机,也可能是指诗人对春天美好的怀念和留恋。
"谁知洛阳三月暮,千金一朵卖姚黄。" 这两句则转向了对洛阳城三月景色的描写,并通过一个假想的情境来强化主题。"洛阳三月暮"让人联想到古代洛阳城在春末时的美丽景象,而"谁知"则表达了一种无人能知的感慨。接着,"千金一朵卖姚黄"则极其生动地描绘了花卉价值非凡的情形,"姚黄"通常指的是鲜艳的黄色,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珍贵的花朵。但这句诗也可以解读为一种对美好事物无人赏识的哀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逝和美好事物难以常存的感慨。
新交胜旧交,生别犹死别。
饥魂散欲飞,愁肠郁以结。
去住诚两难,主客新握别。
家山杳何许,千丈高巀嶭。
试登黄甘望,百里见积雪。
我甔无储粟,我箧无重褐。
妻孥幸团栾,忘此饥与渴。
倚君为大厦,顾我颜色悦。
无家未易归,无产难久歇。
乡校著我名,免在编氓列。
麦田望有秋,桑叶行可掇。
贳赀延馀年,空囊谁负窃。
不敢久累君,去去春二月。
为我谢王戴,徽音无断绝。
蛩泣草根露,鹤鸣松顶风。
标格既有异,音韵那能同。
我家水石村,圆月出中峰。
樵子时往还,野客多仙踪。
杳杳林表磬,冥冥岩下钟。
雾重时作雨,衣翠湿重重。
孔窍明似藕,肌骨通玲珑。
岩花时嗅馥,掩冉纷青红。
万叶互戛击,琴瑟间笙镛。
我当大闷时,一啸来清风。
凤鸣相应和,龙吟谐律筒。
窍竹去其节,清响合商宫。
累黍以为律,旋变为无穷。
仙人授刀尺,度数合纤洪。
此诀留岩石,千古苍苔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