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卧慵稳,幽人自有群。
从容问鱼鹤,洒豁观图文。
木食随仙子,霓衣驾五云。
坐观城市者,车马滋纷纷。
白日卧慵稳,幽人自有群。
从容问鱼鹤,洒豁观图文。
木食随仙子,霓衣驾五云。
坐观城市者,车马滋纷纷。
这首诗《幽情》由明代诗人林大钦所作,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自然中的宁静生活与超脱心境。
首句“白日卧慵稳”,描绘了隐士在阳光下悠闲地躺着,享受着慵懒而稳定的时光,展现出一种自在与舒适的生活状态。接着,“幽人自有群”一句,看似矛盾,实则巧妙,暗示了隐士虽远离尘嚣,却能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共处,形成一种精神上的群体。
“从容问鱼鹤,洒豁观图文。”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隐士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他以从容的态度与鱼鹤对话,仿佛它们是他的朋友;同时,他以开阔的心胸欣赏自然的图文,体现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木食随仙子,霓衣驾五云。”这两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隐士生活的理想化场景。他以木食为生,如同仙人一般自由自在;穿着霓裳,驾驭着五彩祥云,象征着他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坐观城市者,车马滋纷纷。”这一句对比鲜明,隐士坐在宁静的环境中,观察着外界城市的喧嚣与忙碌,表达了他对繁华世界的疏离感,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珍视。
整体而言,《幽情》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归宿的过程,以及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藏春坞里,来做花生日。难得看花皆第一。
猛忆词仙好句,真是江南旧相识。春消息。
天涯尚寒勒。彩同剪,鼓休击。感年年、不为天怜惜。
把酒东风,万千心事,珍重生香活色。
佩玉斋黄,濯缨池塞,欲听元音何处。
楚昔亡弓,赵今完璧,低徊象山风度。
想静坐嘉名锡,愔愔感嵇赋。断纹古。
记当年、鹿鸣初唱,消息到、曾是一弹再鼓。
盾样帝新翻,料凄然、身世南渡。
琐骨玲珑,试张弦、如与仙遇。
问鹅湖高会,那日磬笙调否。
愁牵客棹,春深番舶,轻掷一百五日。
秋冬倏又匆匆过,祗自小窗孤另,别离谁惜。
白发高堂劳远望,算几度、他乡除夕。
更费却、雁息鱼消,万里寄京国。
犹记云阳濑水,团圞客里,一样酣歌行炙。
远游无那,思归徒切,增得今年遥忆。
蓦惊心爆竹,闷对春镫挂尘壁。
惟应祝、锦衣归早,舞彩欢然,离怀还共白。
曝书才罢,看高楼百尺,遥接飞鸿。且休笑冬烘。
问者般消遣,可与人同。
豪情不浅,结知心、听唱怜侬。
数多少、庋藏滋味,比他暮鼓晨钟。
相逢处,閒触起,计晨星、几人飘落西东。
到聚首情侬。喜玉屑霏霏,花影重重。
遮留俊侣,且随分、斟酌杯中。
襟期好、评量湖海,酒阑舞乱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