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大道北,酒作桃花颜。
但饮无所苦,脱取黄金鞭。
可怜白鼻騧,银鞍照雪色。
烂醉渡河归,障泥惜不得。
高楼大道北,酒作桃花颜。
但饮无所苦,脱取黄金鞭。
可怜白鼻騧,银鞍照雪色。
烂醉渡河归,障泥惜不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豪放不羁的乐人形象,通过其在高楼大道上的饮酒狂欢,以及对马匹和装备的珍惜与放纵,展现了明朝末年至清朝初期社会中一种独特的个性与生活态度。
首句“高楼大道北,酒作桃花颜”,以“桃花颜”比喻酒后的红润容颜,生动地描绘了乐人在高楼之上,畅饮美酒的情景,仿佛桃花映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不仅展现了乐人的豪情壮志,也暗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于自由与享乐的追求。
接着,“但饮无所苦,脱取黄金鞭”,进一步展示了乐人的洒脱与豪放。他饮酒无惧,甚至将象征权力与地位的黄金鞭脱下,不再拘束于世俗的束缚,展现出一种超脱凡俗的精神境界。
“可怜白鼻騧,银鞍照雪色”,转而描写乐人对马匹的珍爱。白鼻騧是古代的一种名马,银鞍则更加凸显了马匹的高贵与主人的奢华。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体现了乐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珍惜。
最后,“烂醉渡河归,障泥惜不得”,描述了乐人醉酒后渡河回家的情景。即使在醉态中,他也对马匹的障泥(防止马蹄溅起泥土弄脏衣服的护具)表现出不舍,这一细节再次强调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情感投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朝末年至清朝初期社会中一位乐人独特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风貌,表达了对自由、豪放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