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陵·其二》
《子陵·其二》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同袍礼教未须疑,回首青山是故知。

迢递几来尘里眼,摩挲还读庙前碑。

长竿自作江湖主,寸舌谁为帝者师。

莫问荣华风烛事,棹歌留咏子陵诗。

(0)
鉴赏

这首诗《子陵(其二)》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历史人物严子陵的追思与敬仰之情。

首联“同袍礼教未须疑,回首青山是故知”,开篇即以“同袍”二字,表达了对严子陵作为志同道合之人的尊敬与信任,同时借“青山”象征永恒与不变,暗示严子陵虽已逝去,但其精神永存于后人心中。

颔联“迢递几来尘里眼,摩挲还读庙前碑”,通过“迢递”形容时间的久远与距离的遥远,以及“尘里眼”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穿越时空,多次回顾历史的场景。而“摩挲”一词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触摸与思考,通过阅读庙前碑文,深入理解严子陵的人生哲学与处世之道。

颈联“长竿自作江湖主,寸舌谁为帝者师”,运用比喻手法,将严子陵比作在江湖中自由自在的“主人”,强调其不拘泥于世俗的高洁品格;同时,将“寸舌”与“帝者师”相对比,突出严子陵以言辞影响世人的独特才能,展现出其思想的深远影响。

尾联“莫问荣华风烛事,棹歌留咏子陵诗”,以“莫问”表达对过去荣华与短暂人生的淡然态度,强调了对历史人物精神层面的追求与传承。最后,“棹歌留咏子陵诗”则以“棹歌”这一传统意象,寓意着后人对严子陵事迹的传唱与纪念,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与永久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严子陵生平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精神价值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重视精神传承的文化理念。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麻六甲中国山侨冢累累有感

海外犹留中国山,得埋骨便等生还。

死心莫漫思吾土,天正残民如草菅。

(0)

大风连夜起七首·其二

大风连夜起,猎猎撼蕉林。

吹破张张叶,焉能不碎心。

(0)

除夕闻花号步韵五首·其一

壮士江南枕血眠,八千残骨裹无毡。

巴童宇宇吹花号,酒绿灯红又过年。

(0)

春分前夕大雪

今岁东风计太差,早催桃李竞芳华。

谁知一夜纷纷雪,压倒千山藉藉花。

白色果然成恐怖,红颜难免供嗟呀。

但教气转春仍好,满地争萌百谷芽。

(0)

偕游西湖杂写十四首·其十四

他乡无此好湖山,安得相携竟不还。

诗样人生诗境老,死犹同穴翠微间。

(0)

半园戏咏十首·其十

有情处处成佳趣,即景时时得好诗。

会欲狂吟三百首,园花莫漫笑吾痴。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