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仅得比痛饮,旨酒何曾废善言。
因病细斟尤有味,无人独酌亦成欢。
何须巾漉醅浮蚁,不待杯邀月入樽。
但看井眉瓶作土,鸱夷仍自稳随轩。
离骚仅得比痛饮,旨酒何曾废善言。
因病细斟尤有味,无人独酌亦成欢。
何须巾漉醅浮蚁,不待杯邀月入樽。
但看井眉瓶作土,鸱夷仍自稳随轩。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张耒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因病不能与亲友痛饮,只能独自品味酒中的甘美。诗中“离骚”指的是古代诗人屈原的《离骚》,其中有“今兹我霓,不亦悲乎”的句子,表达了诗人的哀愁和自伤。在这首诗里,张耒以此自比,表明自己也像屈原一样,因病痛而不能与人共饮。
“旨酒何曾废善言”则是说尽管如此,但美好的酒宴从未中断过他的好言语。即使在病中,他仍旧能够细斟细味,感受到酒的独特风味。
“无人独酌亦成欢”表达了诗人即便是在独自饮酒的情况下,也能感到愉快和满足。这不仅是对酒的喜爱,更是他内心坚强乐观态度的一种体现。
接着,“何须巾漉醅浮蚁,不待杯邀月入樽”则是在说,诗人并不需要那些华丽的器皿来装饰他的饮酒过程。月光自然而然地透过窗棂,流进了酒樽,这种简单纯粹的享受就足以让他感到满足。
最后,“但看井眉瓶作土,鸱夷仍自稳随轩”中的“井眉瓶”指的是古代一种特殊的酒器,能够根据酒的多少自动调整平衡。诗人借此比喻自己的心态,即使在病中,他的心境也能像这种酒器一样,始终保持平和。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张耒在疾病中的豁达与自得其乐,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超脱和从容,不仅是对酒的喜爱,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自在。
旦夕春风老,离心共黯然。
小舟闻笛夜,微雨养花天。
手笔人皆有,曹刘世所贤。
郴侯重才子,从此看莺迁。
众论才名外,亲人似古人。
官嫌容易达,家爱等闲贫。
解印诗权在,移风泽国春。
政声交不得,惭见数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