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0)
注释
稍:犹“渐”。
决决,水流貌。
冰谷:尚有薄冰的溪谷。
青青:指新生的野草。
烧痕:旧草为野火所烧,唯余痕迹。
烧,指野火。
数亩荒园:指女王城东禅庄院。
温:稍微加热。
断魂:形容情深或哀伤。
翻译
初春的严寒里,十天来我未曾走出家门,不知道江边柳丝,已摇曳着新的青春。
渐渐听到山谷中流冰融化的声音,原野上一望无际的新草,遮没了烧过野火的旧痕。
几亩荒僻的田园留我在这儿居住,半瓶浑浊的老酒等待友人来温。
去年今日我走在关山道路,细雨中梅花开放正暗自断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开篇“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一段时间里都未曾踏出家门,对外界的变化浑然不知,只是隐约感觉到春天的气息以及江边柳树的轻柔摇曳。这两句既写出了春日闲适的生活状态,也透露出一种对世事的淡漠与隔绝。

接下来的“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则是通过耳濡目染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山涧中水声潺潺,与春日暖意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尽放”意味着无拘无束,无所不至,而“青青没烧痕”,则是说春天万物复苏,没有任何枯萎和破坏的迹象。这里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纯净无瑕状态的赞美。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悠然自得。在一片荒废但仍可栖息的园地里,诗人静享简朴之乐。半瓶浊酒,不仅是对来客的一种款待,也象征着一种不事繁华、宁静致远的情怀。

最后,“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两句,则带有一丝感伤与回忆。诗人在同一天想起了去年的经历,那时候的自己行走在关山之巅,细雨绵绵,梅花盛开,这一切都让人心神摇曳,如同灵魂被撕裂一般。这两句通过对比,凸显出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对时光流转的深刻体会。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情景描写为主线,穿插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微妙波动。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更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独处时光的心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一○四

学道如学射,久久自中的。

一句透天关,万机俱丧迹。

(0)

颂古四十八首·其五

香严真杜撰,恶毒无尽限。

哑却衲僧口,通身迸鬼眼。

(0)

颂古十首·其一

修行不落与不昧,尽作野狐涎唾腥。

拾取娘生穷相口,拶开云路吸雷霆。

(0)

偈十首·其五

一不成,二不是。三不定,四不可。

拗折弓箭,踏翻射垛。

(0)

灵山听猿斋祖首座号无传

龙猛因缘会北斋,轰轰南岳到荆溪。

宏纲若谓无人举,谁听孤猿月下啼。

(0)

偈颂十三首·其一

不劳弹指,岂涉思惟。现成门户,到者方知。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