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丹浪说解还童,哀感中年遇谢公。
难遣故宫禾黍恨,春灯和泪写王风。
神丹浪说解还童,哀感中年遇谢公。
难遣故宫禾黍恨,春灯和泪写王风。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所作的《东山感春诗》,次己亥感秋韵(其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故国衰败的深深忧虑。"神丹浪说解还童",意指追求长生不老的仙丹只是空谈,无法找回逝去的青春;"哀感中年遇谢公",借用了东晋名臣谢安的典故,感叹自己在中年时遭遇国事衰微,如同谢公面对乱世。"故宫禾黍恨"暗指对昔日宫殿荒凉、物是人非的哀愁;"春灯和泪写王风"则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对春灯,泪水涟涟,借以抒发心中忧国之情,犹如王粲在战乱中写下悲歌。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丘逢甲作为爱国诗人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魏氏富文雅,邺宫常宴游。
贤王开邸第,异代继风流。
地即三台旧,人疑七子俦。
彯缨俯漳水,散帙对嵩丘。
珍木环书阁,仙禽去画楼。
开尊明月夜,授简白云秋。
景物寰中胜,烟雾象外幽。
竹园空赞述,桂树谩淹留。
奕叶屏藩重,宗支礼数优。
清时多赋诵,况乃集应刘。
逸士慕同调,自昔有求羊。
尚子志遁栖,禽庆与翱翔。
川谷莽径复,阡陌亦相望。
岁晏耕穫馀,田父为举觞。
念彼素心人,盈盈天一方。
倦翼思弭林,悲鸣恋匹行。
纬萧与货药,毋乃扬孤芳。
斯人今则违,侘傺申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