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山南过宣妙寺复会周约庵小燕》
《自山南过宣妙寺复会周约庵小燕》全文
明 / 陆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深慰停舟待,还承高燕开。

雨中多宝树,风外妙高台。

老爱尘凝榻,心惊梦破槐。

空门多意味,欲去重徘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深在山南经过宣妙寺时,与友人周约庵再次相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联“深慰停舟待,还承高燕开”,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慰藉和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这次相聚的难得与珍贵。这里的“高燕”可能象征着高雅的聚会或友人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庄重的氛围。

颔联“雨中多宝树,风外妙高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宁静。在雨中,树木显得更加生机勃勃,仿佛是大自然的瑰宝;远处的高台在微风中显得格外静谧,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这两句通过对比雨中的树木与风外的高台,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

颈联“老爱尘凝榻,心惊梦破槐”,则转向了对岁月与人生的感慨。诗人喜爱的是尘世中的简单生活,如同榻上所承载的日常,但内心却因时光流逝而感到一丝不安,仿佛梦中的槐树被现实打破,寓意着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对过往的怀念。

尾联“空门多意味,欲去重徘徊”,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矛盾。空门,即佛教中的禅门,意味着超越世俗的智慧与解脱。然而,面对这一真理,诗人却陷入了犹豫与徘徊,既向往又难以彻底割舍尘世的情感与责任,体现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索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考。它不仅是一次相聚的记录,更是一次心灵之旅的写照,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作者介绍

陆深
朝代:明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猜你喜欢

塘上行

石发明濯濯,江蓠复田田。

蘼芜独何为,零落朝露先。

深塘会有涯,别木仍有颠。

条风江上行,忧来悄无边。

罗衣怯素体,斋沐况经年。

尝以兰蕙心,喻作金石坚。

谁谓胶与漆,中道成弃捐。

不食莲菂苦,焉知萍实妍。

不叹蒲柳老,翻疑雨露偏。

人影乱止水,飞魂逐榆烟。

大堤回辇处,合沓生苔钱。

愁闻歌绿水,往古皆共然。

(0)

送宫人入道

净洗红妆翠黛残,承恩却向太清坛。

罗襦已解明珠佩,宝髻新簪碧玉冠。

昼永閒依松下鹤,春深犹梦镜中鸾。

碧云凉月秋衾冷,还似昭阳独寝寒。

(0)

送秀上人远游

一灯初别祖师禅,孤月寒云思渺然。

飞锡却从红日外,浮杯还渡白鸥前。

寻钟野寺经残雪,乞食春城向暮天。

我有采真秋兴逸,相期何处听寒泉。

(0)

夏日病卧寄同舍二三知己

独怜卧病送残春,说著春光恼杀人。

把酒看花等閒事,布衣空惹陌头尘。

(0)

秋日自海智寺归家即事

高朋江寺合,浃月始归来。

老屋唯馀壁,颓垣已作台。

案书封积叶,阶水露新苔。

荒圃蒿莱遍,柴门犬豕开。

馀橙霜后摘,稀菜雨中裁。

乞菊才题简,尝茶一引杯。

自今幽事惬,秋色共悠哉。

(0)

是夜宿白水寺相传冬春积雪封山诸兽皆远伏及春深鹿开山人始行

春深传道鹿开山,独往飘然历九关。

斋阁只同云坐卧,祗林唯趁鸟飞还。

岂无散圣游方外,信有诸天异世间。

欲梦周公吾老矣,楚狂遗迹似堪攀。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