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多聚落,八口一渔船。
芦苇环扉户,鱼租给酒钱。
浮家黄雀浦,醉卧白蘋天。
应笑风波客,飘飘瘴岭边。
江村多聚落,八口一渔船。
芦苇环扉户,鱼租给酒钱。
浮家黄雀浦,醉卧白蘋天。
应笑风波客,飘飘瘴岭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村生活画卷。首句“江村多聚落”,点明了地点,江边的村落密布,展现出一片繁忙而和谐的景象。接着,“八口一渔船”则揭示了江村人以渔业为生的特色,一家八口共同依靠一条小船维生,生活虽简朴却充满温情。
“芦苇环扉户,鱼租给酒钱。”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村的自然环境与经济活动。芦苇围绕着家家户户,既是装饰也是实用之物,而渔民通过捕鱼所得,换取酒钱,体现了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生活的智慧。
“浮家黄雀浦,醉卧白蘋天。”这两句诗中,“浮家”形象地描绘了渔民随波逐流的生活状态,而“醉卧白蘋天”则展现了他们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白蘋是水生植物,象征着纯净与自由,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渔民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最后,“应笑风波客,飘飘瘴岭边。”诗人以反问的形式,将自己对渔民生活的羡慕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里的“风波客”指的是漂泊不定、生活艰辛的人,与渔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渔民生活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村渔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江南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人们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人文关怀。
夜露摇井梧,明河涵左界。
酣眠知何益,筋力久已懈。
馀氛薄中餐,幅巾无所挂。
欲去岂不能,有兴辄中败。
浮醅济瓜茗,阴鼎漉姜芥。
忽醉此山中,解衣如脱械。
凉飔扫地生,尘暑焚香迈。
空巢见落毛,石发卷如虿。
垂云起嵚嵌,衣被松与桂。
夜含星斗光,隐若金石气。
雨来辄阻之,不得抚苍翠。
下有桑门子,饮用陶匏器。
盆中蓄海石,左顾如牡砺。
疑此碛上来,不知几年岁。
桑门却问客,所居何姓氏。
回指南海峰,苍茫倘一至。
古人重畎亩,有禄不待干。
德成禄自至,释耒列王官。
不仕亦不贫,本自足饔餐。
后世耻躬耕,号呼脱饥寒。
我生千祀后,念此愧在颜。
为农倘可饱,何用出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