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露摇井梧,明河涵左界。
酣眠知何益,筋力久已懈。
馀氛薄中餐,幅巾无所挂。
欲去岂不能,有兴辄中败。
浮醅济瓜茗,阴鼎漉姜芥。
忽醉此山中,解衣如脱械。
凉飔扫地生,尘暑焚香迈。
空巢见落毛,石发卷如虿。
夜露摇井梧,明河涵左界。
酣眠知何益,筋力久已懈。
馀氛薄中餐,幅巾无所挂。
欲去岂不能,有兴辄中败。
浮醅济瓜茗,阴鼎漉姜芥。
忽醉此山中,解衣如脱械。
凉飔扫地生,尘暑焚香迈。
空巢见落毛,石发卷如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僧舍中消夏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傍晚的清凉与宁静。首句“夜露摇井梧,明河涵左界”以露水摇动梧桐树,银河映照着左方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夜晚氛围。接下来,“酣眠知何益,筋力久已懈”表达了诗人对休息的渴望,但又因身体疲惫而难以沉睡的矛盾心理。
“馀氛薄中餐,幅巾无所挂”描述了诗人简单而随意的生活状态,午餐后便卸下头巾,无拘无束。接着,“欲去岂不能,有兴辄中败”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想离开却又被某种兴致所阻。
“浮醅济瓜茗,阴鼎漉姜芥”写出了诗人以酒和茶来消暑,同时辅以姜和芥菜来调味,体现了他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最后,“忽醉此山中,解衣如脱械”描绘了诗人突然在山中醉倒,仿佛卸下了所有的束缚,身心得到了彻底的释放。
“凉飔扫地生,尘暑焚香迈”进一步渲染了夏日傍晚的凉爽,微风拂过,尘世的炎热似乎被香烟驱散。而“空巢见落毛,石发卷如虿”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空巢中掉落的羽毛,岩石上的苔藓卷曲如蝎子,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和对自由的向往。
梦折营门柳。
送君归、暂戏斑衣,又拢征袖。
到得皇州风景异,只有湖山似旧。
把感慨、寓之杯酒。
雨抹晴妆西子样,且平章、剩赋诗千首。
富与贵,本来有。
青油幕底筹攻守。
拥貔貅、朝气凌云,夜锋冲斗。
蜀祲淮氛犹在眼,一扫正须健帚。
又何惜、驱驰奔走。
快展韬钤资世用,看归来、金印悬双肘。
倾玉斝,为亲寿。
那得身无事。
问双溪老子,而今万缘空否。
正使尘劳偿未了,毕竟难昏灵府。
已笑唾、功名如土。
五十九年风雨过,算非非、是是何须数。
垂老也,信缘度。
绿阴朱夏回清暑。
叹病来、觞怯流霞,扇闲白羽。
方念生初增感慨,谁寄乐章新语。
知是我、花庵庵主。
一别三年惟梦见,定何时、相对倾琼醑。
惊世路,有豺虎。
问讯花庵主。
这一宗、拍板门槌,是谁亲付。
逢翰墨场聊作戏,那个是真实语。
算惟有、青山堪住。
玉立林幽真脱洒,又何妨、白石和泉煮。
底用判,云游据。
朝三暮四从渠赋。
且随缘、家养园收,自然成趣。
此外盘蜗馀一室,人我两俱无负。
要参到、道心微处。
尽作逃禅逃得密,也难遮、拨草来寻路。
应为拨,懒残芋。
我爱□君,结屋并山,友松竹梅。
有倦游孤剑,暂悬素壁,醉吟行履,时印苍苔。
得失不惊,知恬交养,浩浩胸中何壮哉。
须知道,似骅骝万里,道路方开。
相期湖上舒怀。
莫放过花枝与酒杯。
况上天已办,河东新赋,圜桥乐得,海内英才。
矍铄溪翁,据鞍一笑,画饼功名赋傥来。
长堤上,正柳花荷气,尽可追陪。
一雨霈然,六合全清,空无点埃。
喜秋容新沐,为谁媚妩,凉蟾留照,正尔徘徊。
蜡屐清游,渔蓑淡话,富贵于予何有哉。
双溪上,总旧盟鸥鹭,来往无猜。
烟霞竹石松梅。
更无数幽花陆续开。
渐黄鸡啄黍,肥堪一著,浮蛆拍瓮,美可三杯。
儿解应门,翁方索句,俗客来时莫放来。
青山好,尽从今日日,闼不妨排。
问讯柳溪,溪上柳容,胡为带埃。
叹阳春陡变,孰为披拂,赏音难遇,谁与徘徊。
好在湖山,吾容不辱,寄径垂条岂偶哉。
休摇荡,且深根宁极,免俗人猜。
何妨傍竹依梅。
待青眼春回一笑开。
尽攀丝弄叶,效颦施黛,笼鞯拂帽,藉荫传杯。
未碍飞绵,一高千丈,风力微时稳下来。
天难问,便陶门汉苑,一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