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月絓庭树,胡霜拂城楼。
边人一夜寒,深闺始知秋。
起来理征衣,纤手一何柔。
双杵几不胜,寸心未能休。
梧叶下淅淅,草蛩鸣幽幽。
月明嗟慰意,风急复含愁。
白露下兰心,兰心亦枯槁。
妾家有高台,下见渔阳道。
明发寄征人,三挹蘼芜草。
汉月絓庭树,胡霜拂城楼。
边人一夜寒,深闺始知秋。
起来理征衣,纤手一何柔。
双杵几不胜,寸心未能休。
梧叶下淅淅,草蛩鸣幽幽。
月明嗟慰意,风急复含愁。
白露下兰心,兰心亦枯槁。
妾家有高台,下见渔阳道。
明发寄征人,三挹蘼芜草。
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寄衣曲》描绘了一幅边塞思妇秋夜寄衣的画面。首句“汉月絓庭树”以月光穿过庭院的树影,象征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胡霜拂城楼”则暗示了边关的寒冷与战争的氛围。接着,“边人一夜寒”和“深闺始知秋”通过对比,表达了边关战士的艰辛与闺中女子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起来理征衣”细致刻画了思妇的动作,纤细的手指表现出她对衣物的精心打理,寄托着深深的关怀。“双杵几不胜,寸心未能休”进一步展现了她内心的忧虑与牵挂,即使劳累,也无法平息对征人的思念。
后四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梧叶下淅淅”、“草蛩鸣幽幽”,营造出凄清的夜晚氛围,月光和秋风都承载着她的哀愁。“白露下兰心,兰心亦枯槁”以兰花凋零比喻自己的憔悴,表达对爱情的坚守和期待。
最后两句“妾家有高台,下见渔阳道”,写思妇遥望远方的道路,想象征人归来的场景,决定明早寄去蘼芜草,寓意着深情的问候和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细腻地描绘了边塞女性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