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前身,红楼剩影,秋人别具怀抱。
拥鼻诗清,袭裾麝冷,待月水亭幽悄。
绮疏画栋,惊暗里、西风偏早。
凭向冰缣证取,乌衣故家年少。词客瓣香未杳。
梦承平、仅存文藻。见说贯华阁上,虎贲重肖。
争似鸿胪笔妙。倚玉树、翩翩旧风调。
长物云龛,芸绦愿保。
金粟前身,红楼剩影,秋人别具怀抱。
拥鼻诗清,袭裾麝冷,待月水亭幽悄。
绮疏画栋,惊暗里、西风偏早。
凭向冰缣证取,乌衣故家年少。词客瓣香未杳。
梦承平、仅存文藻。见说贯华阁上,虎贲重肖。
争似鸿胪笔妙。倚玉树、翩翩旧风调。
长物云龛,芸绦愿保。
这首《天香》是夏孙桐对纳兰性德的一幅画像所作的题咏。全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纳兰性德的才情与风雅,以及其身后之人的怀念之情。
词中“金粟前身,红楼剩影”,开篇即以“金粟”喻指纳兰性德的前世修为,以“红楼”象征其生活的繁华与高雅,展现其非凡的背景与气质。接下来,“拥鼻诗清,袭裾麝冷”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纳兰性德创作时的专注与深沉,以及其作品的清新脱俗。而“待月水亭幽悄”则进一步渲染了纳兰性德在月光下的静谧与超然。
“绮疏画栋,惊暗里、西风偏早”描绘了纳兰性德居所的精美与环境的清幽,同时暗含时光流逝之意。“凭向冰缣证取,乌衣故家年少”一句,表达了对纳兰性德年轻时才华横溢的追忆,以及对其作品流传后世的期待。
“词客瓣香未杳,梦承平、仅存文藻”则表达了对纳兰性德作品艺术价值的肯定,以及对其在动荡时代中仍能保持文采的敬佩。“见说贯华阁上,虎贲重肖”一句,可能是指纳兰性德的作品或形象在某些地方被再次塑造,强调其影响力和不朽。
最后,“争似鸿胪笔妙,倚玉树、翩翩旧风调”赞美纳兰性德的文笔如玉树临风般优雅,且其风度依然留存。“长物云龛,芸绦愿保”表达了对纳兰性德作品及其精神的珍视与传承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天香》不仅是对纳兰性德个人才情的赞颂,也是对其作品及精神遗产的深切怀念与传承的呼唤。
堂堂玉立,看坐间挥麈,风生谈席。
相对竹林三四友,气压兰亭豪逸。
招隐诗中,登楼赋内,此恨无人识。
缺壶歌后,佩刀还向谁得。
何用三窟谋身,醉乡一笑,与元规尘隔。
好在辋川堪画处,写出高人椽笔。
云外舄凫,月边笙鹤,邂逅骑鲸白。
蟠桃会上,不为王母生客。
男儿堕地,便试教啼看,定知英物。
老去只追风月债,天地应空四壁。
黄石残书,赤松归去,不料头如雪。
子房何信,竟推何者为杰。
醉后一笑掀髯,狂歌拍手,四座清风发。
竹帛功名人安在,去去云鸿灭没。
枣下枯枝,黄金虚牝,此事真毫发。
豪吟轰饮,直须唤取明月。
高云上鹏鹗,大路展骅骝。
天风万里吹上,容易莫遮留。
把酒长亭烟雨,问讯西湖风月,梅老暗香浮。
更尽一杯酒,应忆旧时游。功名事,为霖雨,济川舟。
少试经纶,便尔老去合封侯。
季子他年佩印,庞统行看展骥,竹马候沙头。
富贵逼人甚,快揽黑貂裘。
梨园供奉曲,卿卿解、写入十三弦。
听促弹宝柱,暮催行雨,放娇银甲,春绕飞烟。
可人处、凤声啼玉碎,燕尾点波圆。
宜与画看,徽容妍丽,欲裁诗寄,莺思缠绵。
多情曾相遇,归舟字、梦里尚记游仙。
好倩钿床纤手,移近尊前。
尽何处教吹,玉箫明月,此情追忆,锦瑟华年。
多少旧愁新恨,知为谁传。